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关于“信心激励教学法”的探索
刍议实验教学资源及其开发策略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例谈研究性学习
构成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要素
从观察牵牛花得到的启发
“减负,增效”课堂潜力大
关于白炽灯丝断裂问题的浅析
论物理课堂教学的“举例”
努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
深化教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注重同类变式培养学生能力
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生提出问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浅谈“转换法”的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
养成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物理表达能力“解读”
论物理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更新
关于“不了解”教学的实验探究
漂浮的棱柱
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习题教学效益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中作用的再认识
撰写物理教研论文应怎样选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