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_教法学法-查字典物理网
查字典物理网> 物理教研> 教法学法>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步骤,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这正说明了传授自学方法的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独立感知和理解物理教材及有关课外书籍,从中获取知识和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下面谈谈我们在这一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徘愤启发置疑,创造学生自学欲望的时机性

自学需要欲望,欲望始于需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说明启发学生自学时应把握其时机性。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精心设问,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解答问题的知识与方法的危机,使学生处于“愤排状态”,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自学物理教材和有关书籍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和解答方法。

设计问题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是:将教学内容按层次和逻辑关系分解,设计层次性问题,为学生自学过程提供“路标”,引导自学。例如:在学习“简谐振动”时,可设计下层性问,作为“路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学。1、平抛运动与悬挂的重物在空间的自由摆动:A、二者运动情况有何不同?B、二者受力情况和加速速各有什么不同?2、弹簧振子与质点有哪些相同之处?弹簧振子与实际弹簧又有何不同?3、对于弹簧振子,A、为什么振动?B、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C、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自由振动,其位移增加时,速度、加速度、弹力、动能、势能各将如何变化?反之位移减小时情况又如何?4、回复力与向心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哪些?5、什么叫简谐振动?它所受合外力和加速度的表达式形式各是怎样?6、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振动。

、突出直点置疑,引导学生重点性与针对性自学

古人云:“为学患无效,疑则有进”。说明“疑”是深入学习的“原动力”,无“疑”则无“学的深与透”。学生的学习深化过程是一个解惑排难的过程。当学生有感待解,有难需排时,教师最好不要越俎代疱,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针对性自学,让学生自己解惑排难。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向心力”时,往往误认为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单独的某个力,他们在分析作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时,除分析实际几个受力外,另外又加上了一个向心力。对于这类情况,教师应针对性突出这一重点进行置疑,引导学生自学。我们的做法是:由学生针对性自学“向心力”一节的有关内容,回答:1、向心力是根据什么命名的?2、无具体条件,仅知物体做圆周运动,能否指出向心力的施力物体?3、向心力是合力还是某个具体的力?通过这些重点置疑,启发学生针对性自学,从而使学生自觉澄清对向心力的模糊认识。这种通过学生针对性自学,自己解惑排难,既可让学生享受到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学兴趣,又可增强自学信心,还可使学生学会把握自学的重点和难点,真可谓是收到了“一石三鸟”的自学效果。

当然,针对性自学不一定要在学生有难之后进行,对于教材中的难点所在,教师也可事先预作准备,重点置疑,使学生针对性自学,从而突破难点。

三、对比综合性置疑 促使学生理解性自学

理解性自学,即指学生在自学中通过知识的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了解知识的整体概况,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规律和公式的成立条件与适用范围,并能灵活应用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横向对比阅读自学。如在学习“动能定理”时,首先让学生重温“动量定理”,回顾:(1)动量定理的推导过程;(2)动量定理的内容与关键字;(3)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及表达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各物理量单位是什么?(4)如何应用动量定理解答有关实际问题?然后让学生对照动量定理的学习“路标”,自学动能定理,并填好二者对比表(表略)。从而使学生通过这二个定理在推导过程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内容表述上的相似性与不同处;表达式的相似性与不同处;各自适用条件和范围;二者解题过程中的相近性与不同点等五个方面要点的程序性对比,进而达到理解和灵活应用动能定理的目的。

在教学中也可以遵循知识发展线索,进行由浅入深的纵向联系自学。如:自学“焦耳定律”和“电热功率”时,可先引导学生自学重温“热量”、“电流热效应”、“电功”等有关知识,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由一般到特殊,逐步发展,层层提高,再自学“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内容,就犹如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这种知识的横向对比、纵向沟通,既巩固深化了旧知识,又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自学效果。

四、条理层次性宣扬,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性自学

物理知识主要包括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部分。对于各部分的知识可按一定的条理层次依次置疑,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性自学。如:为了使学生能通过自学概括性掌握某一物理量,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层层递进置疑指导自学:(1)该物理量的物理意义;(2)它的定义;(3)定义式及其意义;(4)单位及单位换算;(5)它是标量还是矢量?若是矢量,其方向如何?(6)该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器材、方法步骤及误差分析(实例略)。(说明:在不同阶段对某要领要求掌握程度不同。)又如为了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某一物理规律,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层层递进置疑,指导自学:(1)将规律的内容分解成条件(或适用范围)与结论两部分;(2)该规律的大致推导过程(某些基本定律是无法进行推导的,这种情况例外)。(3)该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变形式;(4)应用该规律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5)与该规律之间具有相似性、相关性、相反性的规律的分析比较,从而概括它们的共性与个性,找出各规律之间的易混点、易错点,便于学生重点区别掌握,等等。

五、鼓励探索,激发学生批判性与创造性自学

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和创造,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还要让学生带着能发现新答案、提出新观点、探讨新方法的目的去从事自学,即进行批判性与创造性自学,要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书本,要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由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很难创造性地提出全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的批判性与创造性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对于某一问题,不局限于某一书本上的某种观点和方法的解答,而是要能够从不同观点和新巧的思维方式解答同一物理问题。或者是对某一问题变换延伸,探索出相似性、相关性、相反性的新的物理问题,即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自学训练。有关实例较多,这里略去。

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性压疑,确保学生自学欲望的持久性

常言道:“为学之道,贵在于恒。”物理知识与技能的自学亦不例外。学生自学时,往往是开始热情高,干劲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挫折与失败的降临,这种热情就会逐渐消失,难于持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盲目追求深、难问题的自学,而又屡屡失败是造成学生自学欲望难于持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克服这一现象呢?根据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将高难综合题分解成若干个简易“子问题”,首先弄懂“子问题”,然后由几个“子问题”组成小综合题,最后再组合成大综合题(实例略)。这种将综合性问题进行分解置疑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综合题的来龙去脉、解答方法掌握得一清二楚,降低了综合性问题的难度,极大地提高了自学效率,增强了自学信心,收到了很好的自学效果。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值得广大物理教研人员及教师探讨的课题,由于我们能力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物理学界同仁批评指正,共同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途径,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赵科艳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安顺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鄂雨亭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赵霄霏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黄有健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黄娟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黄洪博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吕谢依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承德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孔燕

与"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相关的文章

热门物理教研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物理教案
物理课件
物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