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教法学法-查字典物理网
查字典物理网> 物理教研> 教法学法>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归纳推理,又称归纳法,它是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十九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对归纳法作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探索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穆勒五法,推动了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物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物理定律的获得都是借助了归纳法的力量。物理学研究的这种特点,也反映在物理教材之中,依照教材的安排,大多数规律是经由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归纳获得的。因而归纳法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教好归纳法,首先应对归纳法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教学中常见的归纳方法──穆勒五法。

一、探索因果联系的方法──穆勒五法

1、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能够运用求同法的条件: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先行情况只有一个共同因素。

正确运用求同法,必须:

(1)分析、确定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

(2)分析先行情况中变化因素和不变因素,确定是否只存在一个共同因素。

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力时,首先给出有力存在的具体实例,如“人推车”、“人提水桶”、“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磁铁吸引大头针”,然后由上述实例归纳出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处所用的归纳法,即求同法。

2、差异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的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确定在这两个场合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不同,如果是,那么这个不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能够运用差异法的条件。被研究现象(结果)出现和不出现的场合,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不同的因素。要正确运用差异法,必须:

(1)确定被研究现象(结果)出现不出现的两个场合。

(2)分析两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改变因素和不变因素,确定其中是否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物理教学中,在讲解二力平衡时,教师先给出二力平衡的实例,即两个力满足同物、同线。等大、反向。再给出一个例子,此时两个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此例结果物体不平衡,由此归纳出二力平衡必须有同线这个条件。此处所用归纳法即差异法。

3、共变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确定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一个情况发生相应变化,如果是,那么这个发生了相应变化的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能够运用共变法的条件:在结果发生了程度上变化的场合,先行情况中只有一个因素发生了程度上变化。

要正确运用共变法,必须:

(1)分析结果存在的若干场合,确定这些场合中,结果发生了程度上的变化。

(2)分析先行情况中改变因素和不变因素,确定是否只有一个因素发生了程度上的变化。

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压强时,教师安排两个实验。如图1所示

并由此归纳出,在压力不变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效果越大。此处所用的归纳法即共变法。共变法是物理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归纳方法。

穆勒五法中还有求同求异法和剩余法,因这两种归纳法在教学中出现较少,这里就不再展开讲述了。

从上面讨论可知,使用不同的归纳法,其所需条件及逻辑形式各不相同,但进行归纳的行为却基本相同,即都需要:

(1)观察分析结果出现的若干场合,以获得结果变化的有关情况。

(2)观察分析这些场合中的先行情况,以获得其中变化因素和不变因素。

二、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法。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归纳,得出相应结论──所要学习的有关知识。

如果要学生能归纳出结论,学生就必须具有形成正确归纳的条件。启发式教学中这些条件应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获得,因为这些条件可以通过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先行情况中变化因素和不变因素而获得,因而在进行归纳法教学时,教师应:

1、引导学生分析,获得形成正确归纳的条件。

(a)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先行情况,由学生自己获得先行情况中的变化因素,不变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先行情况中的变化因素、不变因素,或两者都要分析。应视运用的不同归纳法而定。

引导语言诸如“这两(几)次实验中,有哪些不同”、“这两(几)次实验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此次实验与前次实验,有哪些共同点(或不同点)”等。

(b)引导学生观察结果,由学生自己获得结果变化的有关情况。

引导语言,如“这两(几)次实验,结果有变化吗?”“此次实验与前次实验,结果有没有不同?”等。

2、在条件具备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引导语言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等。

三、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一例

学习内容:通过实验,归纳得到,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大。

使用的归纳法:共变法

运用共变法的条件:结果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先行情况中,有一个因素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本例中,实验结果为压力产生的效果,先行情况中变化因素为受力面积。

依据共变法的条件,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设计时,应该: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由学生自己获得使用共变法的条件

(a)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先行情况,由学生自己获得实验条件中有一个因素(受力面积)发生了变化。

(b)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结果,由学生自己获得结果(压力产生的效果)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

2、在条件具备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相应结论。

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1)师:桌子正面向上放在沙池中,桌子对沙面有压力吗?

生:有

(2)师:是否是整个沙面都受到压力呢?

生:(考虑片刻)不是

(3)师:那么有多大面积受到了压力?

生:沙面上与桌脚接触的地方受到压力,(受到压力的面积有4个桌脚面积大小)

(4)师:如果把桌脚向上,桌面向下放置时,沙面上有多大面积受到了压力?

生:与桌面接触的面积,大小等于桌面面积。

(5)师:分别将桌面向上,桌面向下放置在沙地中,并在上面放上同一大小的硅码,这两种方置方法,对沙面来说有什么相同地方?

生:对沙面的压力相等。

(6)师:这两种放置方式,又有什么不同?

生:沙池受力面积不同。

(7)师:由上面分析可知,这两种放置方式,对沙面压力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

做演示实验

(8)师:从实验中,我们看到,这两种放置方式,压力产生的效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二种情况,桌子陷的深)

(9)师:刚才我们说过,这两种情况,对沙面压力相同,因而在压力相同时,压力产生的效果还与什么有关?

生:受力面积

(10)师:受力面积越大,如第一种情况,则

生:压力产生的效果越小

(11)师:受力面积越小,如第二种情况,则

生:压力产生的效果越大

(12)师:请一位同学把刚才所学内容总结一下。

生:在压力相同的时候(学生可能会遗漏,教师应提示),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大。

第(1)~(3)问答,引导学生关注压力产生效果的两个相关因素──压力,受力面积。

第(4)问答,引导学生明了另外一种实验条件中,沙面上受力面积的大小。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受力面积的变化做准备。

第(5)问答,引导学生分析先行情况中不变因素──压力

第(6)问答:引导学生分析先行情况中变化因素──受力面积

第(8)问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结果──压力产生效果的变化情况

第(9)~(12)问答,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应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顺利完成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应做好。

1、任务分析:

(a)分析所使用的归纳法

(b)分析正确使用该归纳法所需要的条件

2、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依据所使用归纳法的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应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①引导学生分析,由学生自己获得正确使用该归纳法所需要的相应条件

a: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先行情况中的变化情况和不变情况

b: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结果变化情况

②在条件具备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应结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杨友兵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曹刚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淮南市

2019河北中考物理大题 杠杆定理和压强的综合题

暑假中考物理第10次课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衡阳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张延顺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李淑洁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武家标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张红耀

与"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

热门物理教研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物理教案
物理课件
物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