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物理选修1第三章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主要内容: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感应电流的大小及方向的确定;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第一部分: 12节
第一节 划时代的发现
历史背景: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
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
(2)五类情况: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第二节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回路
2.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 第3节
第三节 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3.右手定则:导体切割磁感线引起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由右手定则来判断。
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指的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第三部分:第4---5节
第四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
2、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E。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表达式:E=n
3、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E=BLv该式通常用于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 且导线与磁感线互相垂直(l^B)。一般用于导体各部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相同
当导体的运动方向跟磁感线方向有一个夹角时,E=BLv1=BLvsin
第五节: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1.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生电场(感生电动势)
磁场的变化而激发的电场叫感生电场。感生电场对自由电荷的作用力充当了非静电力。由感生电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感生电动势。
2、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洛伦兹力(动生电动势)
一段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相当于一个电源,这时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由于导体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叫动生电动势。
第四部分: 67节
第六节: 互感和自感
1.互感现象
(1)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互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2)互感现象不仅发生于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之间,且可发生于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3)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4)应用:变压器
2.自感现象
(1)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2)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3)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阻碍导体中原来的电流变化
(4)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5)自感系数 L(简称自感或电感):
线圈越大,越粗,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自感系数的单位:亨利,简称亨,符号是 H。常用单位:毫亨(m H)微亨(H)
第七节;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1.涡流: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这个线圈附近的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看起来很像水的旋涡,所以叫做涡流。
2.涡流的利用和防止
3.电磁阻尼: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电磁阻尼。
4.电磁驱动:磁场相对于导体运动时,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使导体运动起来,这种现象称为电磁驱动。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物理选修1第三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1《力》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2《光的反射》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6.1《功》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3《重力》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4《机械传动》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1《力》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3《重力》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8《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2.1《质量及其测量》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9《热机》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3《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1《杠杆》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3《滑轮》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2《探究――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7《热量 比热容》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6.5《机械能》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6《内能》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2.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5.4《机械传动》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4《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7《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6.4《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5《透镜》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3.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WORD教案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2.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1《光的传播》WORD教案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事实》WORD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