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精神。目前,探究式学习尚处于探究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甚至困惑和疑虑。以下是本人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反思1、探究性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活动多了,教师的作用是否减弱了?对教师的要求是否降低了? 曾听过这样的公开课:教师只提出了课题,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跨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在高声地说,谁也听不清楚,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活动没有精心的策划和组织, 没有适合的指导和准确的点评,没有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和检测,课堂表现盲目切无序。 诚然,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探究性学习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什么都不用管;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探究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持人和报幕员。探究性教学决不等于课堂上的杂乱无章,而应该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在知识能力、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你的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需要给学生准备或提供哪些教学资源?学生探究过车工内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课堂中会出现哪些情况该怎样应对?如何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怎样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都是老师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反思2、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学生探究获得?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是否就是落后的?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因为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但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学生 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人类经过几千年探究的结晶,最以后成就的科学家也最善于吸收前人已有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的高峰。有些知识内容,由于个人原困,难于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得:还有大量的学习内容,虽然可以设计成探究活动,但由于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教育资源所限难以实施。
在义务教育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必要强调堂堂课探究、强调事事都探究。到底多少时间用于间接经验的学习.多少时间用于学生探究,才最有利于学生的最优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目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讲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万式,不能认为探究学习就是先进的,讲授式学习就是落后的。二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学生在学校的的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其他学习方式不能替代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以一种倾向代替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思3 、探究性学习活动不应追求形式,而应体现头质。表演小品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好的形式。我观摩过一节公开课,学生分好组摆开架势拿起稿子按着安排好的顺序表演着辩论。在这些形式上的探究中,本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说的话换成了由学生来说,直截了当传授的知识变成了小品的台词和辩论词,这是实质上的探究吗?很多老师心目中的探究性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制作演示稿在课上进行成果汇报。教师只重视成果汇报的热闹花哨,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性指导和帮助,缺乏体现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点拨,很少有准确富有指导性的评价,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没有师生间、学生间的实质性交柱和真实的思维碰撞。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真可谓动“ 动”起来了,可是.学生是怎么“动”的?又“动”了些什么呢?其实,科学探究真工要强凋的是“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嘴巴上的“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更积极地投入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行动不如心动”。 在去年的一次校级示范课上,我开设了一节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公开课,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追求探究理念实质性的体现。这节课,学生课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这节课要解诀的问题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所以,在进入探究环节之前教师先帮助学生认识有关的概念:物距、像距、焦距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一系列环环想扣的问题,并将实验、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专法,有机地组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画龙点睛式点拨、引导、评价,同时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达到知识技能、过程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学习目标。这节课,没有试讲,学生课前没有做任何准备。探究学习过程中有学生面临思维的瓶颈状态时的沉默,也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激动,有现察未知的实验现象的出现即的紧张,也有经过积极的分析推理后得出结论的兴奋。
这节课的成功开设,使我更清楚地体验到“探究性学习”应该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教师应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乐学、善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不应追求形式,而应体现实质。
反思4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过程是否一定比结果更重要?能力、情感是否一定比知识更重要?在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关于这个问题,我与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有的老师认为:科学家的研究在很多倩况下是失败的,没有得出结论,这不也是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吗?不少老师认为:许多知识都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学不学得到知识并不重要。但我和一些老师认为,这样理解是有偏的。从科学探究过程的内涵看,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的方式获取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形成科学观点和精神。因此,科学探究是既作为科学学习方法,又作为科学学习内容出现的。 从科学探究过程的过程看,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直到得出对问题的解释、以及验证结论等,没有“得出结论”这个环节,就不是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如果仔细研究过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村,我们就会发现,新教材在知识体系上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删掉了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选取的是那些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最必要、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学目标也是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万面的:爱因斯坦曾经把科学足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这句话同样适用与教学,科学教学是指导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其中,知识既是“载体”又是“目标”。首先,科学知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探究性学习又怎能起步?其次,科学知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学生必须享握那些对于他们终身发展最必要、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没有科学知识的获得,又哪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的要求,认为在探究过程中作为“载体”、作为“目标”的概念和原理无足轻重,“探不探究出结论无所谓吗?”的观念,其结果必然演变为徒有形式的机械练习或无理论指导的盲目摸索。长期下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的达成是残缺的,探究成功的体验是不全面的,又怎么谈得上使学生终生受益呢?所以,新课程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不能片面强调教学过程,片面强调学习方法的获得,而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割裂开来。
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次问题的活动。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的反思使教师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买践的合理性。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在实践和反思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而后实践能力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基础教育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课程改革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在新课程实验工作中,在探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怎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和经济生产实际,科学的运用教村?如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怎样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要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反思、去总结、去完善。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上学期物理章节课时安排表精选
2016学年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年秋季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2015年秋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15—2016学年
2015年秋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2016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教学计划
2015秋季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物理高一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5秋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中一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新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上学期物理各章节课时安排表参考模板
高中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度
2016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高一物理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高中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6级高一班级物理学期教学计划
高中一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度
2015秋季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2016学年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班级物理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