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些思考_教学参考-查字典物理网
查字典物理网> 物理教研> 教学参考> 如何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些思考

如何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些思考

查字典物理网 2016-06-07

学活动中操作的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传统的教材观只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书上没写的,教师就不敢教;书上写了的,教师不敢不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在给科学教师们的一封信中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口号,明确指出:“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彻底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材观,将我们从“以本为本”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向“以人为本”的全新教材观。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

作为科学教师如何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用好教材,是每位科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要想用好教材,尊重是前提,解读是基础,重构是运用,超越是创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尊重教材,做教材的鉴赏者

科学教材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转化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文本。它涵盖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中主动获取的学习内容,它集中体现了时代对教学的要求,也集中了众多参加教材编写的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集体智慧,更集中了古今中外不断探索的科学精华。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个章节中每一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每课中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问题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因此,其科学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中如果看了表面内容,没有深入领会教材中的每个图片、每个问题的编写意图,就大刀阔斧地变更教材或者天马行空把教材弃之不顾等“革”教材“命”的行为都不是一个智者的教育行为,教师应该把教材当作艺术珍品去鉴赏,发现它的珍贵之处和瑕疵,创造性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二、解读教材,做教材的驾驭者

解读教材是指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挖掘教材的精神实质,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教材知识点内部的联系。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把握教材的体系,清楚每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还要了解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好每个知识点间的联系。

(2)科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新课程强调各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注意科学与其它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整体提高的效果。

(3)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不可能把每个地区的自然状况、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考虑的十分周到,因此教师应在深入领会编写者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处理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学”服务。

科学教师要想处理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树立整体观念,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个部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念处理教材。

(2)教师解读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弄清哪些知识点学生容易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学起来有困难,应选择什么方法,运用什么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要正确地对待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使教材为教师的“教”服务。

三、重构教材,做教材的运用者

重构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更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1.贴近生活,运用教材。

教材中列举的事例,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比较陌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中常常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教《豌豆夹里的豌豆》一课时,由于豌豆在本地种植比较少,许多同学没有见过,对豌豆感到陌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熟悉的黄豆、豆角等植物当作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如:有段时间,我教学的四年级学生玩风筝成风,可多数人的风筝却飞不起来或飞不高。我抓住这一时机,简要介绍了有关风筝升空原理及如何观测风向、风力等有关问题。再试时,许多原来飞不起来或飞不高的风筝高高地在天空中漂动,他们眉飞色舞,热情高涨,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运用科学知识的神奇,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结合实际,运用教材。

教材的编者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有他们自己的思考。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事物受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教材不能同步,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学三年级第四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时,学生对蚕很陌生,教师仅靠讲解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和蚕农联系或引导学生养蚕,结合蚕宝宝生长的不同阶段去学习第四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学生对蚕的变化、蚕宝宝盖新房等非常感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教学《电热》一课,教材先通过实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的原理,再介绍其应用。教学中,我从组织学生观察白炽灯的亮与灭、观察白炽灯的内部构造入手,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提出有创见的问题,进而大胆进行想象和猜测,创造性地进行实验、观察,整堂课气氛活跃,同学们十分投入,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3.相互渗透,用活教材。

科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学生已经学过《曹冲称象》,科学课上教师就能从“曹冲称象”故事入手引入课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浮力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教学《捞铁牛》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浮力知识来理解捞铁牛的过程,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再如:教《搭支架》一课时和数学课上学习的三角形稳定性相联系,学生很容易理解用吸管或小棒搭成三角形的支架最稳固。

4.活化教材,启迪探究。

科学教材虽然图文兼备,但因受时空和材料的限制,都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需要,采用实物、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态资源。如教学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教师结合教材上的图讲解,效果远不如教师用“三球仪”边演示边讲解。

四、超越教材,做教材的创新者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将其延伸,开发学生的思维。

1.开放中发散。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探究性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结论,把知识学活。如:教《磁铁的磁性》一课,关于“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这个问题,书上的答案有两种:①在磁铁的不同部分粘回形针,比较粘回形针个数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的不同部分磁性的大小;②把一颗钢珠放在磁铁上,钢珠往哪个部分滚,就说明那个部分磁性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迸发了一朵又一朵火花。有的说:“我想在桌上排一排钢珠,让一块条形磁铁和这排钢珠平行,再让磁铁慢慢向钢珠靠近,哪个部分先吸到钢珠,那个部分的磁性就最强,最后吸到钢珠的部分磁性最弱。”有的说:“我想用磁铁的不同部分去吸铁块,哪个部分吸的铁块最重,那个部分的磁性就最强,哪个部分吸的铁块最轻,那个部分的磁性就最弱。”有的说:“把磁铁放在铁屑中滚一滚,哪个部分吸的铁屑多,那个部分的磁性就强,哪个部分吸的铁屑少,那个部分的磁性就弱。”还有的说:“在磁铁的不同部分接小铁钉,小铁钉接的越长,那个部分磁性就越强。”

2.延伸以超越。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材中是把马铃薯放在盐水中,研究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沉还是浮?当把盐水加热后得到的白色颗粒无法肯定为盐,许多学生想到糖、味精等物体,这时让学生选择糖、味精等物质调制一杯糖水或味精水等,当他们见到亲手调制的液体都能使马铃薯浮起的情况后,他们认识到不仅盐水能改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其它的溶液也能改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地执行教材文本的过程。教师应将教材与教学整合,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视频实录-郭俊文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曹刚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沈慧丽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广州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视频实录-鞠宏明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赵科艳

暑假中考物理第10次课

小黎微课·2019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宋晓辉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卢冉冉

与"如何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些思考"相关的文章

热门物理教研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物理教案
物理课件
物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