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本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多举例子,让学生区分物体和物质,使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对于质量的单位,通过列举一些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单位换算,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于质量有大体的概念后,通过估计物体的质量并进行测量,学习用天平的测量质量。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
本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创 设 情 景 引 入 新 课 | 同学们逛过超市吗? 请同学们观看这样一组图片。 提问: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信息? 教师进一步引导:500g、600g还指蔬菜和水果的什么? 提问:对于质量你都知道些什么? 你们想知道有关质量的一些知识吗?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质量的有关知识。 从而引入新课。 板书:一、质量及其测量 |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回答:蔬菜的价格、水果的价格…… 生答:质量。 学生抢答:单位等。 生答:想。 |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
实 验 探 究 解 决 问 题 | 1.质量 提问:同学们玩过橡皮泥吗? 你能用橡皮泥捏成什么? 每小组用橡皮泥捏成一大一小两个物体,看哪个小组捏得又快又好! 巡视,指导个别小组。 请学生展示本小组的作品。(实物投影几组) 讲解:同学们捏好的有形状的成品称物体;把组成这种物体的材料叫物质。 提问:你手中的物体是有什么物质组成的? 提问:你们手中一大一小两个物体在用料上有什么区别? 投影:大的含有的橡皮泥多 小的含有的橡皮泥少 出示一把铁锤和一个铁钉。 提问:这两个物体有什么相同点? 用铁的多少相同吗? 投影:铁锤含有的铁多 铁钉含有的铁少 请学生找出以上四个例子中的物体和物质。 以上四个例子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也就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质量这个物理量来区分物体的这种性质。 提问:同学们能根据大屏幕上的分析说出质量的定义吗?(教师引导) 板书:一、质量 1.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m 请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找出与质量有关的一些知识。 巡视。 学生阅读完后,请学生把从中获得的知识与同学分享。 生边说师边板书。 板书: 3.单位:国际制:千克 ㎏ 常 用:克 g 毫克 mg 吨 t 1t=103 1g=10-3 1mg=10-6 老师出示一组图片,只有数字没有单位,请学生帮忙填上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与质量有关的信息。 请学生用手掂掂实验桌上的物品,估计他们的质量。 请学生把自己的估计质量跟同学们交流。 教师提出:想知道谁的估计本领最高吗?你有什么办法? 请学生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那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老师展示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提问:实验室通常用什么来测量质量? 板书: 二、测量 1.测量工具:天平 让学生认识天平,出示天平,请学生说出天平的构造。 结构观察完后,请学生继续观察,目的使他们能发现铭牌。并请学生说明铭牌的含义。 总结:称量: 感量:分度值 请学生观察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 认识天平后,请学生说一下在使用前如何调节天平。并提问每步调节。 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 板书: 2.天平的使用: 使用前:调平衡 天平调节平衡后,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师总结学生的结论。 板书: 使用时:(四步) 提问: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时应该怎样读?(此处说明不用估读) 再请学生说一下,使用天平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请学生进行实验一、二,橡皮泥变形前后的质量是否变化。记录好实验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根据你们组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进行实验三、四冰化成水测其质量看其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出示“嫦娥一号”宇宙飞船位置变了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 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 生答:玩过。 学生回答很多。 学生纷纷动手捏。 学生进行评比。 由橡皮泥组成的。 生答:大的用的橡皮泥多;小的用的橡皮泥少。 生答:都是由铁组成的。 学生回答:不同。铁锤的多,铁钉的少。 学生回答。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不同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同。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 学生根据质量的英语单词说出质量的表示符号。 学生阅读。寻找需要的知识。 学生把从中获得的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单位换算与同学分享。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写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踊跃地进行估计。 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同一个物体估计的质量都不同。 学生踊跃回答:用天平、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学生回答,但不全面。 生答:天平。 学生回答不全,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发现铭牌。说出铭牌的含义。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天平的调节。学生回答不全的,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学生讨论回答。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完整。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完,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数据。 学生讨论得结论:物体形状变了,质量不变。 学生得出结论:物体的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物体的位置变了质量不变。 | 通过一个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激情。调动学生好胜的天性,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让学生多说多总结。 充分发动学生,教师在此不要发表意见,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想法引导好。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学以致用。 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天平的使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多选几组进行交流,使结论更具有代表性。 |
梳 理 反 思 |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本节重点:质量定义的得出,以及通过测量得出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质量 1.定义m: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制:千克kg 常 用:克g、毫克mg、吨t 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二、质量的测量 1.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使用前:调平衡 使用时:四步 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 学生以实验操作过程为线索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 通过知识梳理,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质量及其测量。 |
课 外 扩 展 | 1.如何准确的测量出一枚邮票的质量。 2.如何测出液体的质量。 | 这是两道在基本测量基本上提高的题,通过这两道题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高中物理物体受力问题综述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综述
诗词在中学物理教学的意义研究
论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
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举隅
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生活化教学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发
谈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实践
凝聚态物理中的光子晶体教学的方法
任务型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
复合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路径研讨
谈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和技能
多媒体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综述
初中物理“迷失”概念的矫正策略的研究
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
文理科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探讨
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育心得
高中物理教学对学员审美的培训
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论文
物理教学中教材目录的运用研讨
初中物理课堂上的环保教育的应用策略
物理课堂中一课三卡模式的运用
论如何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尝试与效果分析
提问模式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探究高中物理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物理课堂上类比的运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