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出声音的物体在哪里,我们时常容易弄错的,不是它的距离,而是它的方向。
我们的耳朵能够很好地辨别枪声是从左边发出的还是从右边发出的(图145)。但是假如这声源是在我们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我们的耳朵就时常没有能力辨明声源的位置(图146):正前方放出的枪声,听起来时常像是在后面发出的一样。
对这种情形,我们只能够根据声音的强度辨别枪声的远近。
下面是能够使我们学到许多东西的一个实验。叫随便哪一位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你拿两枚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位置要总是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现在请他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答案会奇怪得简直叫你不相信:声音发生在房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着完全相反的一角!
假如你不是站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那么错误就不会这么严重。这是很容易了解的:现在他离得比较近的那只耳朵已经可以比较先听到这个声音,而且听到的声音也比较大,因此他能够判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
这个实验同时说明了为什么在草丛里很难找到蟋蟀的原因。蟋蟀的响亮声音从离你两步远的右边草丛里发出。你往那边看去,但是,什么也没有看到,而声音却已经变成从左边传来了。你把头转到那边去──但是声音又从第三个地点传来了。你的头向声音的方向转得越快,那位看不到的音乐家好像也跳得越机敏。事实上,这只蟋蟀却始终是在同一个地方;它的捉摸不到的“跳跃”,不过是你想象的结果,是听觉欺骗的结果罢了。你的错误就在于当你扭转头部的时候,恰好使蟋蟀的位置在你头部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很容易弄错声音方向的原因:蟋蟀原来是在你的正前方,你却错误地认为它是在相反的方向上。
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实际的结论:假如你想知道蟋蟀的声音、杜鹃的歌声以及这一类远地方传来的声音从什么地方发出的,千万不要把面孔正对声音,而要相反地,把面孔侧对声音,让一个耳朵正对声音,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侧耳倾听”。
物体形状中的物理
“摩擦力”教学设计
《弹力 弹簧测力计》学案设计
科学探究
探究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杠杆”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如何画杠杠的力臂
《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课件
宇宙飞船里的超失重现象
阿基米德能撬起地球吗?
自行车上的力与机械
课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
摩擦利弊 图说增减
认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杠杆》课堂实录
《重力》教学设计
自制摩擦力演示仪
比萨斜塔为什么不会倒下?
有趣的重心小实验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透析
《简单机械》复习课设计
我国古代的农用机械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实录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人体中的杠杆
《杠杆》学习指导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