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的指导思想
依托网络媒体的支持,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与量作为最高目标,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途径;以媒体支持环境为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拓展教师、学生个体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渠道。
二、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差异
1.增加了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完整、系统。
一般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在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础上,学会如何使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而我的设想是不仅要如此,而且要通过楞次定律的应用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本质——利用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或电能的转移。
2.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以教师的引与导为辅,以媒体环境为支撑,以任务单为活动线索,使学生活动活泼、有趣,更有序。
为了贯彻二期课改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的精神,本次课改的探索目标是如何开展以媒体为支撑环境下的互动教学。在初步的实践后,我们发现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将成为此次实践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有了这一设计。
三、教学的得与失
1.在以媒体环境为支撑的互动教学活动中,如何谐调好师、生与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
由于媒体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极有可能从教学活动中游离出来,从而影响教学,因此在这类形式的教学中,必须加强的学生活动的引导与控制,做到收放自如,使教学活而不乱。为此这节课我再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变革:(1)强调课前预习,并在课前每人发放一份活动任务单,明确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同时将这份任务单带入课堂作为课堂活动的内容来完成;(2)对课件的使用做必要的说明——由于有些课件学生课前并没有接触过,对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不熟悉;(3)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监督与指导,使行为偏差的同学及时得到纠正;(4)利用演示文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教师的影响力;等等。通过实践表明,
2.合理选用互动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件的功能,是媒体支持下互动开展成败的关键。
当前,每一个相关内容的教学课件在网上都能找到很多,但是,是否适合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设计。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课件真的不容易。另外,有的课件并不适合互动活动的开展,而有的课件还存在科学性问题也不能使用。一个合适的互动课件至少具有以下特征:(1)科学性;(2)可视性,特别是实际实验中的微小变化与瞬时变化;(3)变量的可调性;(4)使用的便捷性;等等。本节课中,我在探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方向关系”时,所选用的课件是合理且有效的。
3.正确处理好效率与质量的关系,是一份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方法新一点,形式活一点,容量大一点,效率高一点”是我校对当前教学活动要求的总结性形象化表述,然而,这里却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应该贯彻始终的一点,那就是质量。没有质量,“方法新、形式活”就成了花架子,“容量大、效率高”就成了口号。质量是效率的基础,是效率的最终归宿。在“楞次定律”这节课的设计上,由于过于追求量,而影响了质的提高是一个教训。以上的变化还是起到了良好作用。
2013新版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选择题总复习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2013年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六月月考试题
2013初二下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5秋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及答案
吉州区2014-2015年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锡市2014-2015学年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泰安十中2014-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
2014-2015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题(含答案)
水源二中2014-2015学年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份)
2013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期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8.1 力和弹力练习题
2014-2015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复习题
2014-201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粤教沪科版物态变化练习
粤教沪科版周围的物质练习
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检测题
201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2013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
2014.1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卷
重庆市沙坪坝区八校联考2014-2015年初二下册物理试卷
电功率练习
粤教沪科版走进物理练习
电流和电路单元练习
2015秋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泰州市海陵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
2015秋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