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成像大小 像的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应 用
(u) ( v )
u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8、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能把物理学好,学精。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重点测试题2016学年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新学期)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基础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练习(附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2015年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粤沪版)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基础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2015-2016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一学期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试题(2015—2016学年)
2015-2016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粤教沪科版附答案)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6届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单元检测试题(人教版)
秋季新学期初二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
初中二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五单元测试题(必备)
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粤教沪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沪科版)
2015初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练习)
15-16年秋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秋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初二上册物理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秋季新学期)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基础检测模拟试题:考前必备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带解析)
教科版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
2015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