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新”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对求未知的恐惧,也有难以抑制的探索欲求,作为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物理教师和教育活动对八年级新生极为重要,对农村的学生更是尤为重要。
一、八年级学生的物理和心理特征
八年级学生大多处于十四岁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也开始导致了八年级学生心理上也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学生对任何求知事物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好学好问并富有幻想,但是他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往往是短暂的,对任何事情都只是“三分钟热情”,缺乏毅力。而且现在的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分溺爱,致使学生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冷落时,极易“崩溃”。耐挫性较差,当然他们也有许多优点,比如个性张扬,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创新和拼博精神较强,充满活力。这些正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精神元素。
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特点
“物理乃万物之理”,这些道理有的深有的浅,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历经数次教育改革,特别是现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使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难度一降再降,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是一门以观察与探究实验为基础、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为主旨,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的学科。物理研究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八年级物理经过教育专家认真编排后,从科学之旅讲起,从人们生活中最简单的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导入,再进一步讲解近现代功勋卓著的电和磁,九年级再讲解力学和现代物理常识,这样的精心编排使八年级学生对物理的认知,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开始学习,完全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中有许多智趣的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建立学习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创新科学的宏伟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三、物理教师切实做好观念转变,认真履行主导作用
农村物理教师要认真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不要加重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难度,认真全面做好学生减负工作,但是我们农村物理教师应当把八年级学生减小的包袱,要自觉自愿的背到自己的肩上,通过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博览最新物理科技动态,增长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做到“学生减负,老师增富”。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新课程标准,农村物理教师充分发挥物理科的实验丰富和贴进生活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广大农村物理教师积极转变教师职能,做好主导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不降反升。“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特点。我就多年来物理教学中的体会及做法简单讲解一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开发智趣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玩中学,学中乐”一直是我们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开学伊始八年级的第一节课物理教师通过演示几个有趣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在实验中产生的。”一个好的物理演示实验可使学生终身不忘。以下介绍几个智趣的实验。
1、开水煮活鱼
你们在家中吃过鱼吗?怎样煮的?开水中的鱼还能活下来吗?一连串的“排机炮”打来,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纷纷投来怀疑的目光。见“鱼儿”已上钩,我赶紧开始实验:将一条小鱼装入一个长试管中并在铁架台上倾斜固定。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水的上部。水沸腾后,鱼儿还是照样在水中并没有死。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好像“有悖常理”,这个演示实验学生反映欢呼雀跃,惊奇不已,从而激发了八年级同学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水的热传导很慢,小的热传递主要是通过对流进行。虽然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但是,试管下部水的温度仍然很低,从而保证了大试管底部鱼儿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死亡。要做好此实验注意事项:①使用长试管,在试管中加入尽可能多的水,这样起到较好的隔热和吸热作用;②试管与水平面的倾角在45度到50度时效果最好。可以实现较长沸腾时间,鱼不死,从而有利于学生观察增强实验效果;③试管中放入几根水草,可以增加美观,更重要的是固定小鱼始终在大试管底部;④最重要的是酒精灯火焰的位置应在大试管水的上部,造成不能放在大试管的底部,否则只能喝鱼汤了。
2、摔不破的鸡蛋
鸡蛋很容易摔坏吗?那么放在水中的鸡蛋呢?用盐水装入空塑料瓶中,塑料瓶用刀开个口,然后放入鸡蛋用线缝上,用一张小手帕做一个降落伞,系在塑料瓶口上,这样可以从三楼楼顶十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而坠落到地面以后,只要塑料瓶不破,鸡蛋都是完好无损的,可从瓶中拿出来给学生观察,学生啧啧称奇,从而激发了学生亲自动手一试的强烈愿望。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流体密度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流体的密度越大物体运动中受到的阻力越大,物体在流体中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流体中受到的阻力越大,而且鸡蛋减速时间较长,根据动量定理鸡蛋受到的合力较小,从而不会损坏鸡蛋。做好此实验的注意事项:①盐水的密度尽可能大些,使用饱合盐水最好,饱合盐水的密度最大;②使用一个小降落伞是为了使塑料瓶底部先落地,从而保证鸡蛋不会在没有盐水缓冲的情况下直接撞击地面;③下落高度最好高一些,这样可以使这个实验更加惊险刺激,从而打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做实验的兴趣培养。从我多次实验来看,不要超过二十米为宜。因为过高将导致塑料瓶破损,这样一来鸡蛋从瓶中滚出,鸡蛋极有可能摔坏。
3、海底火山喷发
在墨水瓶中装入热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后塞上打有两个孔的橡皮塞(橡皮塞的孔中分别插入两根长短不一的玻璃管)并迅速放到装入冷水一个大烧杯中,这时可以观察到红色的“岩浆”沿着玻璃管上升“喷发”出来。这是由于水在对流过程中冷水密度较大将会下沉通过较低的玻璃管注入墨水瓶的底部,而“热的发红的岩浆”密度较小,将会从较高的玻璃管“喷发”到大烧杯中,形成壮观的海底火山喷发的情景。此演示实验效果显著学生拍手叫好,激发了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好本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墨水瓶加开水,大烧杯中最好使用冰水,可以在实验前加入适量冰块。这样温差大对流强烈,实验效果显著。②墨水瓶中插入的短玻璃尽量接近墨水瓶底部,长玻璃管尽量少插入红墨水中,可以保证有较长时间的“火山喷发”便于学生观察。③在红墨水瓶上系上细线,便于将墨水瓶放入大烧杯中。
4、神奇的火柴
用两节干电池与小灯泡组成一个电路,将其中一条导线拆开后串联上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当用火柴去烧铅笔芯时,小灯泡会亮起来,随着火柴的熄灭,小灯泡迅速变暗,直至熄灭。实验现象可见度大,学生便于观察,现象出人意料,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学习物理的兴趣。铅笔芯的在常温时电阻较大,导电性能较弱,电路中电流较小,灯泡不亮;当用火柴给铅笔芯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铅笔芯的电阻下降,导电性能增强,电路中电流增大,所以小灯泡逐渐变亮。做好本实验的注意事项:①电源电压要控制好,最好电源电压等于小灯光的额定电压。②由于铅笔芯的种类、粗细不同,我们在演示前调节铅笔芯的长度,使小灯泡在闭合电路中正好不发光,实验现象是从无到有,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此时的演示效果最佳。
5、纸盒烧开水
先把一张A4复印纸放在酒精灯加热的石棉网上,发现A4复印纸燃起来了。我问“现在我用A4复印折成一个纸盒,它可以放在石棉网上烧开水吗?”学生的兴趣纷纷被吸引起来。然后用一张A4复印纸折成一个纸盒,纸盒的四个角用回形针固定。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再加入水,然后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会看到水沸腾后,纸盒并没有被烧毁。学生又再次亲眼观察到自己从未知道、不相信的事实,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挑战自我的决心与信心。燃烧有两个必要条件:有氧气参与和可燃物达到燃点。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水在常压下的沸点不超过100℃,而纸的燃点却大大超过100℃,所以纸盒中的水在沸腾时,纸盒没有达到燃点不会烧坏。做好此实验的注意事项:①纸盒做好后,注入水要多加些水。②用酒精灯加热前一定要让水充分把纸盒浸润以后再进行加热。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③用石棉网进行均匀加热,不要把装水的纸盒放在火上加热,这样一来可能会使纸盒破裂,导致实验失败。
6、冰中取火
冰一遇火不是熔化成水吗?中国早有水火不容之说,在冰中真的能取到火吗?把一块冰用烧热的钢制汤勺将冰块烫出两个光滑的曲面,形成一个凸透镜的形状。在太阳光充足的时候,把冰凸透镜放在阳光下,调整冰透镜的焦点在沾有白磷的黑色棉花上,过一会棉花果真燃烧起来,而冰透镜不熔化。此实验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实验现象与学生生活常识有所区别,对学生有较强的震撼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从而理解物理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做好此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冰块要足够大,事先将固定杆冷冻在其中,避免手散发的热量破坏冰透镜。②可燃物的燃点要低可加入少量的白磷来增强效果,增加实验成功机率。③实验环境温度要低些,最好是在冬季进行。
7、吹不走的乒乓球
一个乒乓球放在桌子上,用力一吹乒乓球就跑了。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神奇的吹不走的乒乓球呢?把乒乓球放在手中,一放手乒乓球掉到了地上,然后用一个玻璃漏斗竖着来吹,发现乒乓球并没有掉下来,学生惊奇不已,由于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用漏斗吹乒乓球时,空气高速从乒乓球上部流过,气压减小,在乒乓球的上下表面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把乒乓球顶在玻璃漏斗中而不掉下来。做好此实验的注意事项:①漏斗选用较大的。②吹气前深吸一口气,吹的时候气流尽量大些。③选取一些肺活量大的同学来吹乒乓球,可使乒乓球较长时间悬停在空中,便于学生观察。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新的课程,自身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是三分钟的热度。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是我们八年级物理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从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提问
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全班的同学用一只手轻轻的摸在自己声带附近,然后让学生阅读第一章声现象的章前小故事──非洲草原的大象。学生读完后,进行提问:“同学们读得真好,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回答什么的都有)然后先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接着提问:“我想知道你们放在脖子上的手有什么感觉?”通过学生平时发生在身边但又没注意的波浪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让八年级的学生深切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物理知识,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从有趣的事物和谚语中进行提问
在讲解第四章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时,可以风趣的说:“我们农村许多人家里都有一口大水缸,民间有个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这是为什么呢?”而在讲解熔化和升华时,可以通过穿插谚语‘霜前寒,雪后冷’进行提问。这样既能增强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在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又能更深入的更充分的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的科学精神。
(三)对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八年级学生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新学科,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他们对物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他们会有许许多多老师认为奇怪荒诞的想法,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我们物理教师对八年级学生评价时应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诚恳的话语引导他们,在批改作业时常加入激励的字词,不要挫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对于他们错误的观点我们也要加以循循善诱,切不可一毙了之,更不可不了了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解。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可任意胡为,从开始就要让学生求知真理,避免以后学生死钻牛角尖,延误了学生的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
物理是一门智趣横生的科学,它充满了智慧和乐趣,让我们充分感觉物理和生活中的乐趣吧;物理是一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科学,没有物理学的发展,今天的世界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物理是一门极富人生哲理的科学,学好物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唯物论观点,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成为农村学科学、除迷信、用科学、促生产的生力军,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对提高我国农村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我们广大农村物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一定要紧紧抓住八年级学生的心,使他们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增砖添瓦。他们是未来、是希望,抓住他们就是抓住未来,抓住希望。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补充习题九年级第22章能量与可持续发展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安全用电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电生磁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功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第十二章检测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七、第八检测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3节动能与势能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功率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磁生电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补充习题九年级第21章信息的传递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磁现象 磁场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3节太阳能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补充习题九年级第17章欧姆定律(二)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补充习题九年级第20章电与磁(二)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焦耳定律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1节能源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3节重力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答案
人教版物理课本九年级下册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后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答案
人教版物理新编基础训练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力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