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刻鱼测雨
汉代有一个奇特的物理实验,仪器是用玉石雕刻的鱼。这种鱼可能为椭圆形、中空,髟耆尾皆具。实验目的是以鱼的鸣吼来预测天气。原文见《西京杂记》:“昆明池刻玉石为鱼。每至雷雨常鸣吼,髟耆尾皆动。汉世祭之祈雨,往往有验。”这个实验巧妙地运用了共振效应,效果相当不错。使那些不知原理的人。对石鱼产生敬仰,并顶礼膜拜。
我们清楚,风暴时,强风掠过海面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和风暴怒吼的声波一起向四面八方传播,声波很容易被空气和大海“吃”掉,唯有频率很低的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慢、传播距离远。加之次声波比风浪速度快许多倍,它能成为风暴来临的警报。但次声人耳无法分辨,如果能制造一种仪器,将次声变为可闻声,那么这一装置就成为一种风暴报警器。石鱼就是这样一种装置:它张口,腹空,当次声波不断对它施以周期性外力时,石鱼作受迫振动。若声波的策动力频率与石鱼的固有频率成倍数关系,石鱼产生非线性共振,发出声波。其中,高频部分为可闻声。此时,石鱼“髟耆尾该动”,其声学效应表现为大声“鸣吼”。
在中国古代,利用共振效应预测天气、地震、兵乱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石鼓,冀县有天鼓山,山有石如鼓,河鼓星摇动,则石鼓鸣,鸣则秦土有殃”;“陕州黄河有钟,大水小水常自浮出,每昧朔阴雨之日辄鸣,声响悲亮,行客闻之莫不怆然”;“康熙戊申六月十七日戌刻,山东、江南、浙江诸省,同时地大震……又天鼓鸣,钟鼓自呜”;“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
可见,“刻鱼测雨”实验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是在不断观察、分析中总结出来的。我国汉代就有如此奇妙的实验,这的确是炎黄子孙值得骄傲的事情。
8 固体传声
“截竹筒两枚,空其两端,各以一面用皮纸冒之,胶封甚固。两筒纸面相向,取长数丈细线穿过之,使两人各执一筒,一人属口于此筒之空面,一人属耳于彼筒之空面,相去数丈,属口者随意言语,属耳者听之了了,他人不闻也。”
这是一个证明固体也能传声的实验。此实验在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也能找到。实验中的装置,叫“传声筒”,今称“土电话”。很明显,当有人对着细线一端的竹筒(发话筒)讲话时,空气发生振动,它推动皮纸与细线振动。此时,细线另一端的皮纸也跟着振动,这样皮纸又带动竹筒(受话筒)内空气振动,把声音传给受话的一方。这里,话筒起着“共鸣”箱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常常有人通过挖掘地道的方法向城内发起进攻,为了判辨敌方是否采用这一手段,就得使人侦察。《墨经》云:“令陶者为罂,空四十斗以上,固(顺)之以薄革各革,置井中,使聪耳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仔细分析,上述“传声筒”与《墨经》中的“听瓮”相似。可以认为,“罂”相当于“听话筒”,敌人的地道相当于“发话筒”,而连接地道与罂里的泥土相当于“线”。不仅如此,“听翁”装置与当今有线电话也相似,如果把“听翁”装置说成是电话的始祖,应当是可以使人接受的。
9 铜镜透字
古代有一种镜子,用铜铸成,不仅能照人容貌,而且当光束射到镜面时,铸在镜子背面的铭文图案,还会“透”过镜子映现在屋壁上,非常清楚。这种镜子叫“透光镜”,现已作为演示实验仪器将它搬上讲台。透光镜始于西汉。它与编钟、鱼洗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青铜三宝。
用透光镜进行实验演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隋唐的《古镜记》,因文字较长,不作叙述。现摘北宋沈括的实验记录如下: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屋壁上,了了分明。”
铜镜何以透光?沈括说:“人有原其理,以为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这种解释合符科学道理。显然,透光镜铸成后,镜面会有肉眼不易觉察的与镜背铭文相对应的微小起伏,这种微小起伏是在铸造加工中形成的。铸镜时,镜背的花纹凹凸处凝固收缩,产生铸造应力,加之镜面在研磨时产生压应力,造成弹性形变。当镜面研磨到一定的程度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镜面产生与镜背铭文相应的曲率。光束照在镜面,镜的微小起伏经光程放大,便显示出其“透光”效应了。关于透光镜的文字记载还有许多,如宋代的《癸卒杂识》、《云烟过眼录》、元代的《间居录》、清代的《铜仙传》、《镜镜言令痴》、《前尘梦影录》、《渊鉴类函》等等均有涉及。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11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5《其他简单机械》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1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5《其他简单机械》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3《摩擦力》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7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