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并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分析: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这个实验中,我们往往用滑轮组来提升钩码,来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装配往往不同,从而来比较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同一种滑轮组的不同使用情况下的机械效率。根据滑轮组的绕法与省力及费距离之间的关系,知对于甲图S=3h,乙图S=5h,根据这个知识来确定是哪一个滑轮组。并且由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提升的重物相同的情况下,动滑轮越多越重,其机械效率越小。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重物不同,其机械效率也不同,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答案:(1)甲 乙 (2)越小 (3)大
说明:这类实验是学习机械效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实验,也是中考的热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弄清滑轮组的省力,与费距离之间的关系,省力的一定费距离,由于存在着机械效率的问题,
其中,G应该包括物重、滑轮重和绳子重,而做这个实验时,我们往往不去测量绳子重和滑轮重,而只测重物的重力,所以这时的就不好算了,但是绳子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改变。从这个知识可以判断滑轮组的安装情况。并且通过计算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这里的G就是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跟踪练习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做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滑轮组至少由个滑轮组成,表中的η1=;
(2)由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用同一个滑轮组,,滑轮组机械效率就越高;
(3)若不计摩擦力,上述实验中钩码提升高度相同,则额外功W1W2(填>、<或=)。
2.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1)4 80% (2)提升的重物越重 (3)<
2.(1)匀速 2.4 24 83.3% (2)增大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2.5《光的色散》WORD教案2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6
人教版物理八上1.5《声的利用》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0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4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八上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上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八上2.5《光的色散》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10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2
人教版物理八上3.1《透镜》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八上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教案4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6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WORD教案4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8
人教版物理八上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教案7
人教版物理八上3.2《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4
人教版物理八上2.2《光的反射》WORD教案6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八上2.3《平面镜成像》WORD教案7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2.4《光的折射》WORD教案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