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惯性实验
只用铅笔即可,将铅笔扔出,铅笔离开手之后仍向前运动,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只用铅笔,将铅笔扔出,铅笔将由静止运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两手用力折铅笔,铅笔可以被折为两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用器材只是铅笔,用力捏铅笔时发现手指的形状也发生了改变,说明手也受到铅笔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重力的存在和方向
将铅笔从高处自由丢下,铅笔将竖直向下落,说明铅笔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6·压强的大小因素
用一端削好的铅笔,用大拇指和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时,发现削好一端的手指比较疼,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用较大的力时手指更疼,又说明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7·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若将铁块放在多只铅笔上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8·利用积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
所用器材有细铜丝,刻度尺和铅笔,将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L,数出铜丝匝数N。然后根据D=L/N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9·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将铅笔两端都削好,若将铅笔芯和灯泡连入电路,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若将外部木材和灯泡连入电路时,灯泡不亮,说明木材是绝缘体。
10·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将铅笔的木材劈开露出铅笔芯,将铅笔芯的两端连入电路,这时灯泡发光,调节其中一端线头在铅笔芯上的位置,即减小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时灯泡变亮;若再增加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时,灯泡变暗。说明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11·光的直线传播
将铅笔对着光源后面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光的折射现象
用玻璃杯、水和铅笔做光的折射实验,在玻璃杯中装入半杯水,再将铅笔插入水中,发现铅笔的水中部分看起来变折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现象。
13·探究声音的传播
将铅笔一端放在口中,轻轻敲笔杆几下,再用牙齿咬住笔杆轻敲笔杆几下。发现后者的声音比前者大得多。因为前者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到耳膜的,后者声音是经过牙齿、骨骼传到耳膜的。
14·演示物体的沉浮条件
把铅笔的下端绕上几圈铁丝,按入水中,使其竖直地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放手后,铅笔上浮,最后竖直地浮在水中;若取出再增加铁丝匝数后,可使其下沉,以此来验证物体的沉浮条件。
15·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把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组成的一个简单电路,将铅笔木质部分或铅笔芯串联在电路中,看灯泡是否发光,从而可演示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教案:向心力
高一物理教案: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高一物理教案: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
高一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生活中物理小妙招:PU皮压痕如何处理?
高一物理教案:力学单位制
高一物理下册二单元教案: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教案: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案:重力势能
高一物理二单元必修二教案:向心力
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下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必修五二单元教案:圆周运动学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教案 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高三物理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方法
教案: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引力常量的测定
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一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高一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物理教案:万有引力理论
2016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案:万有引力定律
高一物理教案:功率
高一物理教案:弹力学案
2016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案 动能与势能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