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是一个陈课题,不同专家、教师对此方面有着太为深入的研究。这里我只从几个小的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
第一、有效课堂首先应该是适合学生的课堂。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这永远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举个例子:同样是一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节课,若对成绩优秀理科班而言学生受益很多,那么同样的这一节内容拿到成绩中等的文科普通班,就是一节无效或是效率很低的课。所以不管是什么内容,备课的第一步一定是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需求要了如指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拿到外地的各种赛课虽然课堂精彩纷呈,但由于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一群学生,所以从“有效”这个角度而言,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第二、课堂的形式不拘一格。很多时候教师群体对“优课”的认识就是赛课胜出。而赛课也有了一些硬性规定:比如一定要课件,还有一些非硬性,但也算是潜规则,比如:一定要有许多互动,课堂上一定是群情群情激昂,有学生的展示、有表演、有掌声、有激动人心的高潮。等等。这样的课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作为物理课,学生需要很多冷静、抽象性的思考,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这一点,物理课堂很难说是有效。课件的展示一定要有效。比如是学习“α粒子散射实验”这个内容,若用flash形象地展示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展示随位置不同屏幕上亮点的变化,则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如果课本上大量的文字性的内容也加在用课件上,则会使课件繁杂无需,引起学生感官上的疲劳。我见过很多课件,把课本上大量的文字全部挪到ppt上,一张接一张,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对整节内容了无痕迹。所以,课件一定是辅助,并不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因素。
第三、对讲授法要有明确的定位。以前的物理课教师是包办课堂,实行“满堂灌”,教师累,学生也累。现在有点矫枉过正,讲究“放”,将时间全部放给学生,让学生的讲取代教师的讲。突破难点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相互讨论,课堂上吵吵闹闹,教师如路人袖手旁观。这都是错误的。现行的高中人教版物理教材对知识点的讲解非常深入,注重知识的引入和生成,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课本讲解的详细必然导致知识点在逻辑上的不严密,教师应提供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框架。另外对于抽象性较强、理解困难的内容,讲授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方法。比如“光的粒子性”这一节内容:从实验现象、经典理论的现象解释时遇到的困难、爱因斯坦提出新理论的背景、新理论对困难的解释,等等,这些都存在大量的需要深入理解,而且理解起来对多数学生而言有一定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师不但要讲,而且要深入讲解、细致分析。再举个例子:对于《电磁感应》一章第一节内容“划时代的发现”,这一节主演是将物理学史上的一些知识,需要学生大量阅读,广泛了解,这就是一节很好的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没有必要越俎代庖,喋喋不休地讲解。在学习这一节我的设想是: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教师提供相关的视频、录像,和课后关于物理学史上这一部分内容的补充。这样不尽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还极大地提高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对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初二物理重力 摩擦力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八章 力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练习题
201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有答案)
初二物理力与运动复习题
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浮力的利用检测题
功与机械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0扬州中学教育集团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电功率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
欧姆定律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电路故障类型及原因检测题
初二物理浮力习题
初二物理力与运动关系单元练习题
初二物理气体压强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2月入学考试试题
初二物理力 弹力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7章热现象分层练习题
2015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惯性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三章章节练习题(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电功电功率检测题(含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固体压强练习题
初二物理力 弹力习题
初二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练习题
八年级地理认识省内区域测试题(附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