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查字典物理网提供了2015年中考物理四模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A.硬币、盐水、铅笔芯B.橡皮、玻璃球、硬币
C.玻璃球、盐水、铅笔芯D.橡皮、食用油、铅笔芯
考点:导体..
专题:应用题.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包括: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等.
解答:解:A、硬币是金属,铅笔芯内含有石墨,硬币、盐水、铅笔芯都是导体,符合题意;
B、橡皮和玻璃球是绝缘体,硬币是导体,不符合题意;
C、玻璃球是绝缘体,盐水和铅笔芯是导体,不符合题意;
D、橡皮和食用油是绝缘体,铅笔芯是导体,不符合题意.
2.(3分)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D.树在水中的倒影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是利用光的反射的规律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3.(3分)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我们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kgD.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一只母鸡的质量在2k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发育正常的初中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重约为G=mg=50kg10N/kg=500N.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4.(3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C.秋天,雨后的路面被风吹干了D.冬天,空中大雪纷飞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所提到物理情景包含的物态变化,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
解答:解:A、春天,冰化成水,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雨后的路面被风吹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一种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大雪纷飞,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故D错误.
5.(3分)在下列所示电路图中,灯L1、L2属于并联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图析法;电流和电路.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串联电路是将各元件依次连接,并联电路是将各用电器并列连接.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丁均为各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故均为串联电路;而乙、丙中两灯泡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故均为并联电路.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考点:内能的概念;温度..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感觉热指的就是物体温度较高;
(2)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解答:解:A、因为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温度为0℃的物体仍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因为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高温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因为不能确定物体是否向外做功.故B错误;
C、因为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可以不变.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时,说明它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7.(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灯L1处短路B.灯L2处短路C.灯L1处断路D.灯L2处断路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电压;灯泡不亮,可能是由于灯泡短路或电路存在断路造成的,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解答:解:A、如果灯L1短路,灯L1不发光,灯L2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如果灯L2短路,灯L2不发光,灯L1发光,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等于电源电压6V,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灯L1断路,两灯泡都不发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灯L2处断路,两灯泡都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故D错误,符合题意.
8.(3分)如图所示,在实物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及灯泡亮度变化的情况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B.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际功率..
专题:应用题.
分析:从实物图中可知,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总电流,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已知灯泡电阻不变,根据公式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根据公式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
9.(3分)(2008河北)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
解答:解: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故B符合题意.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10.(3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两种可能 1、向右运动 2、静止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11.(3分)(2014济南模拟)图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中,能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3)奥斯特实验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解:
A、图示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示的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示的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属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图示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12.(3分)(2015滨州)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力的同时,甲也受到一个大小相同的,方向相反的一个力.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
解答:解:A、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方向相反.不符合题意.
B、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不符合题意.
C、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由于乙受到甲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而后退.符合题意.
(2)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13.(3分)(2013无锡)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压轴题.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
解答:解: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
14.(3分)(2005攀枝花)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甲乙丙,P甲=P乙=P丙B.甲乙丙,P甲
C.甲乙丙,P甲=P乙=P丙D.甲乙丙,P甲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分析:本题由液体压强公式P=gh进行分析,由相同压强处的液体高度不同,可得密度关系,由密度关系可求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解答:解:三种液体中相同压强处的深度不同,由P=gh得:深度最大的a密度最小,深度最小的c密度最大,故丙,三杯液体到杯底的深度相同,故密度大的压强大,即P甲
15.(3分)(2015河北)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比热容[J/(kg℃)] 物质比热容[J/(kg℃)]
水银 0.14103沙石 0.92103
水 4.2103 冰 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以上就是为大家准备的2015年中考物理四模模拟试题,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4年初中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题
2014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物理)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2014年物理寒假作业选择题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浮力的计算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浮力
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三年级)
2014年八年级寒假作业题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2014年初二物理寒假作业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每日练习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大气压强
2014年物理初二寒假作业
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015年初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物理)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质量和密度
2014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014年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
初二年级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
2014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功和功率
初二物理温度计知识点
2014年初中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
201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透镜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测量的初步知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