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识内容,题目难度适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这次考试考查的重点。但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还是集中表现了出来。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平着感觉答。③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差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物理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太多。⑤表达能力差:作图不严格,计算题不规范,逻辑性差。
2试卷的具体问题:
选择题:
1题:主要考查质点的概念和质点的性质。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率很高。
2题:主要考查瞬时速度的概念,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率很高
3题:考查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选错的同学主要体现在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和速度的变化量有关系而和速度无关。
4题:考查学生对位移和路程概念的理解和却别。学生概念比较清晰,基本能够区别开。选错的同学有的是对物理概念出现问题,不会计算圆周的长度。
5题: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图像所反应出的物理信息还不能够完全解读出来。学生对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是一致的理解也有偏差。所以导致失分情况。
6题:和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通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学生思考问题时,由于对加速度概念的不消化,往往思考不全面。错误选项最多的是:“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我们说,加速度和速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7题:是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位移或者一段时间,瞬时速度对应的是空间的以个位置点或者是时刻点。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区分时间和时刻。
8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是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学生往往不能把握这个“总”字的含义。
9题:考查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由于题目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样相对来说,计算的公式就化简了很多。但是题目中不是具体的数字计算,而是符号运算,学生对符号的运算还不具备很好的抽象能力。但“三点一线”的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
多选题
10题:考查学生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理解,学生选错最多的就是“指点的路程有可能比位移的大小小”,有些同学是不能理解题意,有些同学则是不能把物理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应用到物理中来。
11题:考查学生对矢量的理解,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矢量相等必须要方向和大小都相同这道题还考查学生对一个物理运动过程的理解。是不是能通过物理语言的描述,将其还原为物理模型。
12题:考查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个别学生还不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13题:又是图像题,考查学生的物理读图能力。个人认为,图像题应该先看图,后看选项。不要让选项先来干扰学生的判断能力。先从图像中解读出准确的信息,再看选项,正确率会高一点。
14题:考查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模型的深一步理解。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是用来拉开学生层次的一道题。除了对小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过程要理解外,还要能够具有相对运动的思想概念。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对于同一个运动描述,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
15题:主要考查的学生对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运动信息的分析。学生在这道题目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物理语言描述不准确,对纸带反应的运动信息不能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进行描述。第一空匀速直线运动,很多学生只写匀速运动,由于匀速指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但对于第二空而言,只回答加速运动是不完全的,一定要突出是直线运动。
1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速度概念和矢量性的理解。学生对这道题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
1、 对加速度的概念不理解,计算错误。
2、 所答非所问,题目问的是加速度的大小,但很多学生还是代入了符号,而在物理中符号代表着方向。
3、 对方向的描述缺乏准确性,题目中对方向的描述用的是正西和正东,那么在回答问题时也应该用东西方向来回答。但是很多同学回答的不准确,例如: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与所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等
17题: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计算,所给的运动条件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处理,答案应该与题目给出的S有关。但是学生可能对符号表示的运算还不是很熟悉,加上不能很好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列方程组。导致这道题目很多学生回答不正确,难度系数达到了0.3.
18题:考查学生对速度图像的理解,重点在于能从图像中计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位移和路程。学生对图像的理解还存在很大问题,这道题目很基础,但正确率不是很高。很多学生还不能在图像中找到什么是位移和路程;还不清楚位移的正负和速度的正负是一致的。而对于图像里反应的路程就是图像于时间T轴所围成的面积之和。
19题:试验题,考查学生对试验纸带的数据处理。题目本身很基础。但是条件中隐藏了三个陷阱:陷阱一、相邻两点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说明纸带上的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0.02S了,而变成了0.1S。陷阱二、O点图中未画出,并且所给的距离都是从O点出发的。陷阱三、单位,题中给出的距离都是以厘米作为单位,而设问中却是标准单位。很多学生不认真读题,粗心大意,忘记换算单位,使得计算值数量级偏差。另一原因还在于,很多学生对△S=at2这个公式的应用还不是很懂,尤其是公式中的时间间隔t应该是哪个时间间隔还不是很清楚。对于C点的速度大小,很多学生还不能够想到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来求。
计算题
20题:考查学生对自由落体的基本运算,这道题的正确率很高,属于送分的题目,个别同学由于解题过程写的不标准,或者计算错误,导致失分。
21题:这道题在考前的练习中做过,是一道原题。所以正确率也很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刹车问题的理解。在应用公式的时候,个别学生没有把加速的的矢量性带好,导致失分。
22题:属于分段考虑的题目,学生要清楚每一段的运动过程,并根据公式分段来进行考虑。
学生在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中的麽个过程分析错误或者计算错误。
23题:是一道追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追击问题中各物理量关系的理解。速度相等的时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最近还是最小。在追上(或者相遇)时,他们之间的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在理解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追击问题也是运动学中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是一道拉开学生层次的题目。
总体来说,学生考出了应有的水平。也反应除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 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对矢量性的理解还需要加强练习
3、 对于运动学的运动规律,学生还不是完全理解。公式和运动过程还有些脱节,需要进一步巩固。
4、 对于物理图像,和试验数据的处理还有待提高。
5、 学生的解题过程还需要强化,加强学生解题过程的完整性。
6、 物理的基本概念还需要提高。
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改进措施如下:
1、 对加速度的练习加强。在具体问题中,对加速度的概念和理解进行强化。
2、 将矢量和标量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并强化矢量在物理公式中的计算。
3、 对运动规律加强练习,加强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通过个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强化运动规律,使运动过程和运动公式脱节的现象得到解决。
4、 加强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在具体的试验中掌握试验过程,加强试验和物理模型间的联系的引导,使学生能完成从具体物理过程到抽象的物理计算的过程转变。
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保证板书的完整性,规范性。尤其是解题的板书,给学生做好示范。
6、 在概念的讲解中,多用生活中的实例。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出发,先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对比、类比手段,把一些类似的物理概念总结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好好复习,备战期中考试。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学等学学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7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试卷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浙江省诸暨市重点中学提前招生考试科学试卷
2007年湖北省襄樊市中考理科综合试卷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化学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湖北省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理化合卷物理试题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新课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卷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化学综合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学等学学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