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2015-2016高三物理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专题练习(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
妙招巧用,物理短期内提分
2016中考物理七类题型解答攻略
五个"必须"帮中考生快速提高物理成绩
五步轻松学好高中物理!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受力分析专题强化练习(含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如何正确学习高中物理?
中考物理常见的现象,值得注意
【高二物理】七个方面进行训练
你所不知道的生活物理知识
微积分在高中物理领域的运用
盘点高考物理复习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知识点
学好物理要“五会”和“双头堵”
北大学霸搞定物理难题的秘诀
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句句戳中硬伤
教你用物理知识区分生蛋和熟蛋
2015兰州中考大纲:物理以基础为本
高中物理提升成绩策略12点
2016高三物理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专题练习(含解析)
【高考物理】电场公式知识归纳
【高考物理】复习秘法,冲刺高分
【五个必须】快速提高物理成绩
物理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
名师解析:北京高考物理备考
【2016年寒假】高一物理复习规划指导
NASA四卫星“叠罗汉”进入太空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常遇问题汇总
学习高中物理 首先应培养学习兴趣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