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
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
(1)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
②学生活动。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
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大家是如何判断定和动的?进一步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这样由学生自己探索完成教师的要求,并自己确定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动手实验能力。
⑤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种滑轮?学生举例、讨论。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眼睛与眼镜课后练习1
测量电压课件
物态变化检测题
家庭电路学案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单元自测1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1
光现象测试题
信息的传递课件
走进分子世界学案
运动的快慢课后练习1
宇宙探秘学案
做功了吗课件
光现象单元检测题
测量课件
电功率课件1
光的折射课件2
力单元测试题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课时作业
噪声及其控制学案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检测题
探究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教案
温度的测量学案
水循环学案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课件2
声音是什么学案
运动的快慢课后练习2
内能和热量导学案2
压强课件2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3
内能和热量导学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