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一.课程标准要求: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2.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 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四.教法:自学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 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 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c、 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 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
①可离开人体读取。 ②用前需甩
实验室温度计: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
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
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物态变化
1、 汽化和液化
(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3)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a、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c、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相同气压下,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液体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热。沸腾时要吸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5)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6) 发生液化的两个条件:
a、 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 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
2、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3) 熔化和凝固规律
a、 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a、 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b、 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3、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气体凝华时要放热。
(二)、典例分析
例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___摄氏 度,体温计的量程是___。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前应_______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_____。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摄氏度。
例2.容器A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小铁桶B,B中也装水,给容器A加热并使A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B中的水是否也可以沸腾?为什么?
扩展一下,如何才能让小铁桶中的水沸腾,你有哪些措施?
例3.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先熔化后蒸发形成的,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
D.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例4.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刮风是水蒸气太多形成的 B.大舞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三、自测练习
1.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 的颜色较快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2.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小于20ml,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3.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5.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6.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
7.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8.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
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
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
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
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
10.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16.2℃ B.18.1℃ C.19℃ D.20℃
11.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 )
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 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剧烈
C.植被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漠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20.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21.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三、实验与探究题
22.如图2-5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
23.如图2-6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
(2)这种合金是 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
(3)合金的熔点是 ℃;
(4)图中BC段表示合金处于 状态。
2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文中句子 物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晶莹的露
凝华
25.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①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②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 ③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②、③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③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2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入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比较运动的快慢》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4《光的折射》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比较运动的快慢》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物质的密度》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乐音和噪声(一)》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3《汽化和液化》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质量及其测量》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7.1《温度温度计》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摩擦力》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9《物体的颜色》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1《光的传播》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4.6《浮力》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摩擦力》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8.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乐音和噪声(一)》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3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浮力(一)》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