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最有教育价值的物理知识为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浅、宽、活、新”的设计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这种前卫的课程理念和人本化的课程目标向我们表明,从生活中学物理、从STS中学物理、从探究中学物理、从实验中学物理,必将成为新课程中学好物理的基本途径。
一、从生活中学物理
从生活中学物理,就是要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从中找到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背景,勤于探究简单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科学原理,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自然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1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___________。你认为茶壶放在___________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例2张笑同学用图1的牵引装置来锻炼关节的功能。重物质量为3kg,小腿拉绳使重物在4S内匀速上升0.5m,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小腿拉重物所做的功;(2)小腿拉重物的功率。
以上都是我们身边的实例,并且与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条件、功与功率等知识密切联系,这些实例充分表明生活处处有物理。通过细心观察这些现象,合理提出相关问题,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以促进我们学以致用,使我们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联想的良好习惯。
二、从STS中学物理
从STS(科学、技术、社会)中学物理,就是要学会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事实中寻找物理素材,发现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锻炼、提高分析、解决新情境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物理建模能力,从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3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多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载人航天的国家。
(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___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___________方向飞行(填“偏东”或“偏西”);
(2)杨利伟在太空中飞行21小时,绕地球14圈,在此过程中他能看到___________次日出;
(3)在飞船的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遇高温时要熔化、汽化而__________大量的热量,从而防止飞船在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而被烧坏;
(4)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1/6,假如你登上月球,你能够实现的愿望是___________。(填代号)
A.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B.轻易将100kg物体举过头顶
C.放飞风筝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发现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cm
例4请在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后,按要求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议: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
这些实例以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物理建模把这些事实与能的转化、惯性、地球自转周期、熔化、汽化吸热、指南针工作原理、重力与质量关系、流动气体压强、托里拆利实验、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凹镜会聚作用等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和物理建模能力、这些背景材料原本是综合性的、模糊的,其中的物理问题也是隐蔽的和零散的,需要我们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查询和社会实践等,用物理的眼光去发现、去收集、去加了、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活了知识,又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了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从探究中学物理
在新课程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的物理学习应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主动获取的学习模式,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探究思想,掌握探究方法。
例5如图2(甲)所示,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们猜想:草原犬鼠把其中的一个洞口堆成土包状,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瞻望台,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它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堆上土包呢?那样不就有了两个瞻望台吗?实际上,两个洞口的形状不同,决定了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吹过平坦表面的风运动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表面的风速度大,压强小。因此,地面上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2(甲)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说明,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如图2(乙)?
例6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
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
苹果1一般甜 | 苹果2较甜 | 苹果3很甜 | |
完整 | 100(μA) | 200(μA) | 300(μA) |
削了皮 | 100(μA) | 200(μA) | 300(μA) |
切掉一部分 | 100(μA) | 200(μA) | 300(μA) |
根据上述表格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
上述两例,前一例是我们亲身感受或听说过的,但其中的科学道理却难以说清,后一例的结论是我们未知的,需要我们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文字、图表、数据中获取信息,充分运用想象、对比、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概括归纳出正确结论,在这里死记硬背知识结论显然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的物理学习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从实验中学物理
实验既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我们观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实验中学物理,除了理解物理原理、了解仪器特点及使用方法、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外,更要重视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实验设计思想、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例7小华同学测定食用色拉油密度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完全正确。图3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测量量和数据。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 倒出适量油后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 倒出的油的质量(g) | 油的密度(g/cm3) | |
例8下面是你某次与另两位同学合作完成的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约10Ω)。
实验器材:电源(3V);定值电阻3个R01;(0.1Ω)、R02(10Ω)、R03(100Ω);电表1个(只有0~0.6A量程能用);单刀单掷开关2个;导线若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4(a)的实验电路图,得到一致认同。乙同学按图4(a)完成了实物连线如图4(b),但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把错误的导线打上“×”。
(2)在选用定值电阻R0时引起争议,甲认为选R01(0.1Ω),乙认为选R03(1000Ω),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__,其理由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上述例7“测色拉油的密度”不是书本上的实验,表中要填1个待测物理量和4个数据,这实际上要求我们会用学过的实验仪器和方法熟练进行实验设计、测量和读数。例8则要求我们能对电路的连接做出正、误判断,能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正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正是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总之,只要我们根据新课程的特点,明确新的课程目标,树立新的学习理念,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能在新课程中学好物理。
参考答案
例1:外壁潮湿不断蒸发,从壶内吸热,使壶内水变凉通风阴凉的
例2:(1)15J (2)3.75W
例3:(1)增大 内 (化学) 偏东 (2) 14 (3)吸收 (4)B
例4:(1)平面镜成像(或光的反射等)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 (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 (4)建议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一个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等)
例5:(1)空气从左边洞口进,右边洞口出;图略。 (2)运动火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乘客靠近运动的火车容易被火车“吸引”而造成危险。
例6:(1)苹果的大小、形状、酸甜程度、是否成熟、品种等(围绕苹果答出一个即可); (2)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苹果的甜度有关,越甜电流越大;电压一定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苹果的形状无关(意义相近即可)。
例7:从左到右表格中应填数据分别为:33.8 17 倒出油的体积(cm3) 200.84
例8:(1)从开关S2的左接线柱到电流表的负极之间的连线是错误的,图略。 (2)R02理由是:①当选R01时,如开关S1闭合,开关S2无论闭合与断开,整个电路的电阻非常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流表 ②当选R03时,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电路中的电阻很大,电流很小,电流表无法准确读数。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人教版2014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试题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2014
人教版物理寒假作业2014年初二下册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第二学期测试题
2014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计算题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2014
初二下学期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201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试题
2014年初中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练习
201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2014
初中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下学期测试题
2014年初二下册地理寒假作业
初二物理下册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2014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精选试题2014
八年级下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2014
物理寒假作业初二第二学期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2014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节选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下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2014初二物理下册寒假作业实验专题训练
初中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