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笛卡尔沉子
取一只容积为800毫升左右的无色大口玻璃瓶A,内盛4/5容积的清水。另取一只直径约为1.5厘米的无色薄壁小玻璃瓶出,瓶子高度最好在8厘米左右。也装入1/3容积的清水。用大拇指撤出瓶B,开口朝下浸入A瓶水中。再取一块厚度在0.5—1.0毫米的橡皮薄模,覆盖住A瓶口,并用细线扎紧。
勿使漏气,如图1—42(a)所示。这时我们可观察到:B瓶浮在水面上;当用手指向下压橡皮薄膜时。B瓶自动沉到水底,如图l—42(b)所示;一旦松开手指,B瓶又浮到水面上来了。我们称B瓶为“笛卡尔浮沉子”。
B瓶何以能自动浮沉呢?其原因是,当我们用手指压橡皮薄膜时。由于A瓶内空气体积缩小,温度不变,则空气压强必然增加,亦就使A瓶中水的静压强变大,通过传递,引起B瓶内水增加。“瓶上部空气道压缩,满足B瓶的重力大于其所受浮力的条件,于是B顺便下沉。一旦松开压橡皮薄膜的手指,A瓶恢复原容积。水中静压强也恢复原来大小,通过传递,使B瓶内水面也降低。上部空气容积复原,满足B瓶的重力小于其所受浮力的条件。于是B瓶又上浮。
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1)B瓶内的水的多寡要以B瓶底部刚浮出水面为宜;(2)橡皮膜须扎紧。不致漏气。
倘若我们将上述A瓶改作无色薄壁塑料瓶C。并在其内注满清水,让B瓶也倒覆地浸入水中,并使B瓶浮于C瓶口中。并用盖子将C瓶盖紧。如图1—43(a)所示。然后用手捏C瓶,也可发现B版下沉到C瓶底:一旦松开手,B瓶又会上浮,如图1—43(b)所示,也能实现“笛卡尔浮沉子”实验。
高中物理教育方法综述
提问模式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用各向同性材料实现宽带声波功能器件设计
有限元分析对物理实验设计的影响
论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教学革新
论找准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科学课程中的物理特征分析
探究高中物理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文理科大学物理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路径研讨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导学对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
多媒体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综述
指导高中学生阅读物理课本的策略
物理教学中教材目录的运用研讨
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谈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高中物理解题关键之审题
对《电磁振荡》的教学案例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对学员审美的培训
深究固体废弃物免烧砖测试以及运用
对学习差生素质教育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谈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和技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举隅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的方法创新
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尝试与效果分析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一点关于改革的切身体会
物理课堂上类比的运用
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综述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