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复习题及答案_物理复习-查字典物理网
查字典物理网> 学习园地> 物理复习>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复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复习题及答案

查字典物理网 2016-03-21

考纲透析

考试性质

【考纲原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能力

【考纲原文】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物理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名师解读】

1.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需要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概念和规律的各种表达形式、表述形式。

(1)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现象的本质,是理解物理现象的关键。物理规律或物理量的表达式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条件不满足时不成立。所以要特别注意弄清定义、定律、定理的成立条件,才能在相应条件下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去分析和处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2)定义、定律、定理的内容表达有文字表述和物理表达(包括公式、图像表达)两种形式。文字表述语言应准确简洁,抓住关键;物理公式表达,应弄清每个符号的意义,理解整个表达式的含义,并能从一种形式的表达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表达式。

(3)理解能力要求达到:①能求解简单的应用;②能辨析概念规律的正误;③能分清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从而达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的程度。

2. 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指根据已知条件,从基本概念、原理出发对问题进行推导,做出判断,得出结论。或将某种假设作为前提,然后根据已知概念、原理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或推导,检查得到的结论是否合乎客观规律,能否得到实验证实,从而对所做假设的正确性做出判断。在物理高考中,推理能力的考查体现在:

(1)能从基本概念、原理或定律出发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还要能准确地表述导出的结果。

(2)能把物理规律与具体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相结合,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3)推理过程中的正确表述。

高考试卷中的主观题,就是考生向阅卷人展示自己思维过程,以评定其知识水平的高低、思维品质的优劣和表述能力的强弱。大量采用主观题对考生的推理表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考生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物理考卷表述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物理方面要略,题解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式子。书写方面,字要写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像诗一样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题解最忌讳象散文一样连着写下来,把方程和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4)物理符号系统要规范:

①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合一定不再另立符号,如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写成R就是错的。

②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时间用t1表示,第二阶段的时间要用t2表示,不能都用t,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

③注意延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有误解。

3. 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的能力要求,在物理高考题中,它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区分高分段考生之间的差别。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能力。即对所遇到的问题能具体分析,弄清问题的情景,找出有关条件;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并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2)综合能力。根据问题的要求,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使之系统化,能把握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掌握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解决综合问题。

(3)应用能力。实际问题的情景并不直接适合于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条件,而需要经过对原有的知识、情景进行适当的转换。根据问题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得出新的认识,然后以新的知识为依据解决实际问题。

4. 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查物理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对于一个学习物理的人来说,其物理水平及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越是到高层次这种能力越重要。任何物理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都是一个将物理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经过求解再次还原为物理结论的过程.

物理解题运用的物理方法通常包括方程(组)法、比例法、数列法、函数法、几何(图形辅助)法、图像法、微元法等.

(1)方程(组)法。物理习题中,方程组是由描述物理情景中的物理概念,物理基本规律,各种物理量间数值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的各种物理关系方程组成的。列方程组解题需要弄清研究对象,理清物理过程和状态,按照物理情境中物理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物理模型,写出物理方程,分析各物理概念方程之间、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求解方程,并据物理意义对结果做出表述或检验。

(2)比例法。比例计算法可以避开与解题无关的量,直接列出已知和未知的比例式进行计算,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应用比例法解物理题,要讨论物理公式中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清楚公式的物理意义,每个量在公式中的作用,所要讨论的比例关系是否成立,是否符合物理意义。

(3)归纳法。凡涉及数列求解的物理问题具有多过程、重复性的共同特点,但每一个重复过程均不是原来的完全重复,是一种变化了的重复,随着物理过程的重复,某些物理量逐步发生着前后有联系的变化。该类问题需要逐个分析开始的几个物理过程,利用归纳法从中找出物理量的变化通项公式,最后分析整个物理过程,应用数列特点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4)圆的知识应用。与圆有关的几何知识在物理解题中力学部分和电学部分均有应用,尤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应用最多,其难点往往在圆心与半径的确定上,需要根据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相交弦定理等来确定半径。

(5)图形、图像法。物理学科中的图形、图像种类很多,如力学中的v-t图像,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电学中的电路图,I-U图像,电磁感应中的B-t、 -t图像,光学中的光路图,物体的运动轨迹,某一物理过程的形象化图示等等。图形、图像能帮助我们形象化的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量和其物理表达式之间的形象化联系,定性把握物理过程。

5. 实验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学生独立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实验试题的设计本着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

从总体上来说,物理实验应包含:知识(形成概念、理解知识、掌握实验方法等)、技能(实验仪器、用品的操作和使用等)、能力(通过实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节约、安全、环保的意识等)等四项基本功能。

高考中实验考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类:

(1)对实验原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对用间接法测量的物理量,能够对公式熟练变形。

(2)对实验步骤的考查。解答这类问题,一般是根据实验原理、目的构想出合理的步骤,在结合试题叙述进行解答。考查内容包括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原理、作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写出物理表达式并推导出结果,能够较好体现出学生对相关的电学基本概念和规律、实验原理和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实验操作题。实验题尽力想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但考试又限于笔试,就只能出一些与实验操作相近的题目,这类考试常见于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分析,单摆的振动周期,伏安法测电阻时的内、外接法,实物图连线等。

(4)设计型实验题。近几年来, 高考的命题者们已经提高了实验考核的要求,在出题方面尽量不照搬课本中的实验,新的实验题型在高考中出现,设计型实验题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设计型实验已成为高考物理实验的新热点,它顺应了素质教育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潮流,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根据题给条件自行选定实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去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或测定物理量的值。

考试内容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一、质点的运动

内容 要求 说明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2.位移和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v0+at、s=v0t+ at2、v2-v02=2as,v-t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 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 平抛运动

10. 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I

II

II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名师解读

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位移、速度、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s-t图象、v-t图象的应用。本部分知识经常与其他知识点如牛顿定律、动量、能量、机械振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知识综合出现在计算题中,近几年的考查更趋向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复习时要在扎实掌握本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知识点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与牛顿定律、电场和磁场相联系的综合问题更要引起重视。本部分还多涉及到公路、铁路、渡河、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的知识。

样题解读

【样题1】(2011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高三联考)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1-1(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1(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图1-1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100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分析] 由图像可知,河宽d=30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3m/s保持不变,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头应始终与河岸垂直,B项正确;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t=d/v1=100s,A项正确;由于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合运动是曲线运动,C项错误;由图甲可知,船到达河正中央时水流速度最大v2=4m/s,此时合速度 =5m/s,D项正确。

[答案] ABD

[解读]本题涉及到位移、速度、匀速直线运动、v-t图像、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点,重在考查考生对小船渡河问题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这类题要从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入手,理解最短时间渡河时所用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考生容易受图甲中水流速度变化的影响而无从下手。

【样题2】(湖南省高三年级八校联考)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的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图1-2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位置的是

[分析] 设小球1经时间t落地,则小球2、3、4的下落时间分别为2t、3t、4t。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得 , , , 。 ,设图中每一层高度为h,则 , , , ,C项正确。

[答案] C

[解读]本题涉及到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运动规律等知识点,情景新颖,重在考查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解题时要先将题中的时间信息量化为t、2t、3t、4t,再代入公式处理,再将结论与图形建立联系。

【样题3】(山东临沂市高三期中考试)若从砖墙前的某高处使一个石子由静止自由落下,用照相机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1-3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AB。已知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0.015s,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cm,试估算这个石子是从距离位置A多高处自由落下的?(g=10m/s2)

[分析] 石子在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由于曝光时间很短,可近似将此速度看成是石子运动到A时的瞬时速度,取g=10m/s2

解得 。

[答案] 3.2 m

[解读] 本题涉及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自由落体、匀变速运动规律等知识点,重在考查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要求。解题时要理解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再利用匀变速运动公式求解。

【样题4】(上海高考题改编)若以固定点为起点画出若干矢量,分别代表质点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则这些矢量的末端所形成的轨迹被定义为速矢端迹。由此可知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线段

B.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射线

C.平抛运动的速矢端迹是抛物线

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圆

[分析]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根据速矢端迹的定义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点,A项错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方向不发生变化,其速矢端迹是射线,B项正确;平抛运动的速度水平分量不变,其速矢端迹是竖直向下的射线,C项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其方向始终与半径垂直,其速矢端迹是圆,D项正确。

[答案] BD

[解读]本题涉及到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知识点,重在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考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创新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和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要求。选项中将速矢端迹与运动轨迹混在一起,分析时要先将选项中的运动中速度矢量画出来,并平移到运动起点,再画出速矢端迹,才可判断正确答案。

【样题5】(浙江杭州新登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某住宅七楼(高约20m)的一居民家厨房中发生管道煤气泄漏爆炸事故,爆炸时产生的高压摧毁了门窗及其他设施,调查人员在损坏的窗外草地上发现飞得最远的玻璃碎片离该楼墙脚的距离为30m.

(1)通常可把玻璃碎片的运动视作平抛物体运动,试估算爆炸初期气流的速度(经验表明该速度约是玻璃碎片飞出时最大速度的100倍);

(2)若不计玻璃碎片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试估算飞得最远的玻璃碎片落地时速度的大小。(g取l0m/s2)

[分析] (1)玻璃碎片飞出的运动可看作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有 ①

在水平方向上有 ②

由①②得 ③

代入数据得 ④

由题意可知气体爆炸初期速度为 ⑤

(2)玻璃碎片落地时竖直分速度 ⑥

碎片落地时速度 ⑦

由①⑥⑦得 ⑧

代入数据,得 ⑨

[答案] (1)15 00m/s (2)25 m/s

[解读] 本题涉及到平抛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点,重在考查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解题时要先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写出物理公式,通过时间t将各公式联系起来求解。

权威预测

1.(原创题,容易题)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v=4.9 △Lh1-h2,式中△L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如图1-4所示,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1、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9.8 m/s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 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

2.(广西省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月考,中档题)一质点沿直线ox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v=6t2 ,其中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

A.v1=12m/s v2=39m/s

B.v1=8m/s v2=38m/s

C.v1=12m/s v2=19.5m/s

D.v1=8m/s v2=13m/s

3.(上海市宝山区2007届高三年级调研,容易题)如图1-5所示,飞行员驾驶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欲投放救灾物资到地面某指定区域,不计空气阻力,他想看投放物资是否准确落地到指定区域,他应沿图1-5中A、B、C、D、E中的那个方向观察。答:________

4.(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高三联考,中档题)如图1-6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Ⅱ是小齿轮,Ⅲ是后轮。

(1)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r/s,则大齿轮的角速度是_________rad/s。

(2)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除需要测量大齿轮Ⅰ的半径r1,小齿轮Ⅱ的半径r2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3)用上述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西省沁源中学2011届高三摸底,中档题)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事故.富康轿车在某高速公路的正常行驶速率为120 km/h,轿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 m/s2,如果某天有薄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约为37 m,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6 s, 为了安全行驶,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D解析:碰撞后汽车停止运动,物体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 ,得 ,所以A、B落地时间仅由高度决定,与车辆速度无关,B项正确,A、C项错误;水平方向上 ,所以 ,D项正确。

2.B 解析:由关系式x=5+2t3,质点在t=0时距O点距离x0=5m,在t=2s时距O点距离x2=5m+2 23m=21m,在t=3s时距O点距离x3=5m+2 33m=59m。由平均速度定义 得, , ,B项正确。

3.C 解析:救灾物资被投放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分速度与飞机相同,在落地前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飞行员应沿图中c的方向观察投放物资是否准确落地到指定区域

4.(1) (2)后轮的半径R (3)

解析:(1)脚踏板与大齿轮是同轴转动,它们的角速度相同, 1= 。

(2)自行车前进的速度等于后轮边缘的线速度,所以还需要测量后轮的半径R。

(3)大齿轮Ⅰ的线速度和小齿轮Ⅱ相等,则 1r1= 2r2,自行车前进的速度v= 2R,解得 。

5.72km/h

解析:在反应时间内车速不变,并设原来车速最大为

0.6 + =37

解得 =20m/s=72km/h

为了安全行驶,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72km/h。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复习题及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物理复习指导栏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武家标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杨兴蕊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赵霄霏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孙浩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承德市

中考物理 这些关于内能的理解好多同学容易掉进陷阱里去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视频实录-洛阳市

60节课学完初三物理+中考物理复习(全)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杨雪娇

与"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复习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物理教案
物理课件
物理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