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尽管许多高等数学教师力求通过建模的方式解决高等数学教学过于抽象的问题[1,2],但是,数学基础较差的理工科专业学生还是普遍反映难学,教师也反映教学效果不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缺乏把高等数学和专业具体模型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在高等数学和专业课程之间设置一门衔接课程,以此来实现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和具体模型相结合,达到训练学生专业模型数学化的教学目标。大学物理,由于其明显的数理结合特征,正好能够担当这一角色[3,4]。大学物理的教学有两个核心目标,其一是为各理工科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实现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和具体物理模型相结合,训练学生专业模型数学化的能力。历年来,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作为显然的教学任务,被大学物理教师所接受并执行,但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高等数学的运用和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在教学中就高等数学的基础――微积分的应用进行了教学探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大学物理教学应注重物理建模向数学建模转化的思维训练
利用数学语言描述各理工科专业的具体规律是各理工科专业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尽管这些规律不尽相同,但处理的过程是一致的,可总结为:(1)创设专业环境;(2)提炼专业模型,即专业建模;(3)专业模型数学化,即数学建模;(4)数学模型的处理,即数学运算;(5)评估结果,即专业回归。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按照这“五步”来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数理结合的能力。
二、大学物理教学中微积分核心思维是“化变为恒,化恒为变”
为了培养学生数理结合的能力,注重物理规律初等数学描述和高等数学描述的衔接,实现学生初等数学思维向高等数学思维的过渡和转化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微积分“恒变”思想的教学对学生由初等数学思维过渡到高等数学的思维至关重要,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一贯制强调。通过长期的数学思维过渡训练,才能够逐步扭转学生初等数学思维的习惯,树立良好的高等数学思维方式。
三、大学物理教学中微积分的运算本质是标量的代数运算
除了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思维习惯以外,我们还应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物理环境和模型阐明高等数学的运算本质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运算能力。比如,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运算本质上是代数运算,也就是说,如果物理规律的数学表示的是矢量,在具体运算中用此建立相应的坐标,把矢量在各坐标轴上进行分解,也就是化矢量运算为标量运算。
四、结语
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是各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各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高等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和进行这个课题的探讨。
怎样测亮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鱼在水中的位置模拟实验
红灯为什么作为停车的命令
《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两个改变声音音调的小实验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改进
《内能》教学设计
照相机简介
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物质
古代埃及的天平
吸管乐器
地球同步卫星
测量人听觉的频率范围
望远镜
用梯形玻璃砖实验
如何让一张纸发声
望远镜能当显微镜用吗?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设计
“千人震”的秘密
中国空间站
制作针孔照相机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近视眼看见的东西不一般
测苹果下落的速度
《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
单眼脸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