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基础知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说明1 本知识点是重点。
说明2 本知识点是难点。
说明3 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说明4 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物态变化。
说明5 本知识点主要讲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的物理意义,它是研究热学的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实验 用装置观察熔化现象。同时观察海波(或冰)、松香的熔化。注意观察状态变化过程,并且每隔半分或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
规则2:凝固曲线
从实验得到,液体在冷却中凝固成晶体的图象如下图甲所示,它表明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温度叫做凝固点,而且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液体在冷却中凝固成非晶体的图象如下图乙所示,它随着温度降低,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
规则3: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规则4: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改变。
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
物理表达能力“解读”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对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中作用的再认识
从观察牵牛花得到的启发
论物理课堂教学的“举例”
注重同类变式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说题教学法”初探
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习题教学效益
浅谈“转换法”的教学设计
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
“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现象形成的教师因素分析
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学生提出问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信心激励教学法”的探索
谈谈说课艺术
撰写物理教研论文应怎样选题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探索
深化教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理科实验教学探析
如何讲好“研究液体的压强”这一课
浅议阅读理解类习题的特征及背景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