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在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的分值为40分(占整张试卷比重的27%)。选择题位于整张卷子的第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选择题完成的情况关乎整场考试的成败。
学会逆向思维
高考题目一般是不超纲的,当考生对于一道题目毫无头绪时,不妨先静下心来,看看平时所学的定理、性质、公式,有哪些可“套”到这道题目上。
一般说来,我们是看到题目,再联想到选用解题方法,而此时,我们可以选择逆向思维,一道“面目狰狞”的题目也许会变得可亲可爱起来。例如,当你不知道该用运动学中诸多公式中哪一条的时候,可把运动学中各个公式都写在草稿纸上,看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了多少量,要求的是什么量,逐条对比各个公式,从中选择合适的。虽然花时间默写公式了,但却从解题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
题目中找答案
高考试题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其实,有的时候作者已经将答案高高悬挂在题干上了,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抬头看一下。例如,去年高考的选择题最后一题(第8 题)询问的是劈尖干涉的干涉条纹变化情况,由于平时上课时老师提到过劈尖干涉,看到这道题目时,很多同学就开始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由于考试紧张,再说,劈尖干涉也不是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很多同学想来想去却想不出来,反而越想越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道题目的题干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劈尖干涉的有关性质,我们只要仔细阅读一下,题目就能迎刃而解。这道题目考的是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对已有知识的反馈能力。
掌握出题规律
从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对于选择题,考生应该慎之又慎,“宁可漏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告诉大家一个小经验,物理选择题中不太可能有ABCD同时选中的 (整个高三的题目做下来,我一共也只碰到过两三次这种情况);所以,当我们以为四个选择支都对的时候,要三思而行。对于题干的含义,应当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揣摩,而不应该主观臆断。对于选择支的安排,我们应当了然于胸,什么样的选择支可能有对称的两个答案,什么样的可能只有一个,什么样的可能有三个……这对于我们的解答不无参考。
做好考前练习
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水平,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专项练习。如买一套模拟卷,把里面的选择题挑出来单独做(同样的方法也适用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计算时间与正确率,及时纠正错误。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略微看一下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如动量等,对于解某些题目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2《质量》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3《密度》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10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2《质量》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