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发生了一个问题:这种立体感觉的产生,是只限于不动的眼睛接受到交替着的形象的时候,还是在反过来的情形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就是形象不动,看这形象的眼睛却很快地移动?
这一点,大家一定请到,就是在这情形下一样可以得到立体的效果。大概许多读者一定曾经发现到,从行驶的火车里拍摄的电影画面会给人一种不寻常的立体感觉,并不比实体镜里看到的差。当我们乘火车或汽车很快行驶的时候,如果适当注意我们看到的视觉上的印象,也能够直接证明这一点:这样观察的风景,会使你有立体的、远近分明的感觉。我们知道,一只不动的眼睛看东西的时候只能够分辨450米以内物体的远近,而在车上看的时候,这个距离的限度会显著增加,可以比450米远很多。
我们从行驶很快的车窗口望出去,看到外面的风景觉得很生动,不正就是这个原因吗?从车窗口望出去,远的地方仿佛正在后退,我们从那四围伸展得很远的地平线能够清楚地看得出大自然的宏伟。当我们乘着行驶很快的汽车驶过树林的时候,也由于同一个理由,我们觉得每一株树、每一根树枝、每一片树叶都显得很突出,分得清清楚楚的,而不是混在一起,像一个固定不动的观察的人所看到的那样。当我们的汽车在山地上沿着公路很快行驶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能够直接看出整个地面的起伏,山和谷也显得格外高低分明。这一切,独眼的人也都可以看到,这些对他们简直是完全新鲜、从来没有见过的。我们已经指出,要得到立体的视觉,完全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一定要用两只眼睛来看,这种立体视觉也可以用一只眼睛得到,只要有不同的画面用足够的速度交替着就行。
要证明方才所说的很容易,只要你坐在火车或汽车里看外面的时候多注意一点就行了。这时候你可能发现另外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人们早在100年前就已经知道(但是,已经忘了的东西也不妨算是新的):在车窗近旁很快闪过的物体仿佛缩小了一般。这个事实跟实体观察法很少有关系,这只是因为我们看见这么快闪过的物体,就错误地认为它离我们很近罢了;因为我们知道,放得近的物体,我们看起来有多大,它的实际大小也差不多,放得远的物体,我们看起来不大,实际上要比看到的大,因此我们平常判断一个物体大小,常常不自觉地把这一点估计进去了。这个解释是赫尔姆霍茨提出来的。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光及平面镜成像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透镜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机械能
加强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欧姆定律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电压
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密度的测量和应用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高三家长超实用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2016年寒假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规划指导
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电流电路
重视实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与电话有关的两则小故事
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
关于“压力”和“重力”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小实验
高考物理复习研究方法导引
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温度及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电流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家庭电路
高考物理实验考查为何青睐电路实验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焦耳定律
2016中考物理知识考点:电阻电压
改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尝试
2016中考物理备考考点:分子动理论
探究牛顿第三定律的几个小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再思考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