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光学原理小孔成像,大家比较熟悉。世界上谁第一个发明了它呢?这一问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感觉自豪,因以为他就是我国古代伟大学者──墨子。墨子,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经》中有这样精彩的纪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经说下》解释:“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汉语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说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这样的描述,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与今天的照相光学所讲的是完全吻合的。从而为照相机、录像、放像机等现代高科技仪器等的发明创造,奠定了光学理论基础。
墨子在光学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只停留在小孔成像上,据《墨经》中记载:墨子首先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即影子不参与运动。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接着,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也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初中物理常用的估算量
初中主要学习物理知识点
精选初三上册物理第16章知识点复习:电压表与电流表
2016高考物理复习黄金复习方案
初三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机械功与机械能)
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总结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五大策略
高三物理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知识的应用
2016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物体的运动和力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
初三物理能及其转化基础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2015必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知识点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焦耳定律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复习要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汇编
初中物理常见的隐含条件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磁生电
初中物理知识点之电功率
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点复习:精选九年级上册物理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总结:声音的特性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训练之《电磁铁及其应用》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必备的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整理:电压测量
初三物理知识点拓展讲解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初中电路知识点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