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光学原理小孔成像,大家比较熟悉。世界上谁第一个发明了它呢?这一问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感觉自豪,因以为他就是我国古代伟大学者──墨子。墨子,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经》中有这样精彩的纪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经说下》解释:“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汉语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说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这样的描述,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与今天的照相光学所讲的是完全吻合的。从而为照相机、录像、放像机等现代高科技仪器等的发明创造,奠定了光学理论基础。
墨子在光学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只停留在小孔成像上,据《墨经》中记载:墨子首先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他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即影子不参与运动。随之,墨子又探讨了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他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接着,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也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课件
重心的确定课件
平抛运动习题课课件
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课件
斜抛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2
感受现代科技导学案2
抵制不良诱惑教学设计
力与相互作用课件
功和能、动能和动能定理习题课课件
天体运动发展史课件
功率复习教案3
搭起创新的桥梁学案
原子的核式结构课件
重力 相互作用课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教案1
搭起创新的桥梁导学案
三个圆柱体受力分析课件
高一物理第一册总复习课件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2课件
感受大自然之美导学案
追寻守恒量课件
2016年高二物理寒假作业(附答案)
齿轮传动课件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3课件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课件
功率复习教案4
匀速圆周运动课件
重视实验观察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