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的物理现象,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找出其中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谈一谈关于自来水管所涉及到的一些物理知识。
一、为什么水龙头一打开水就会流出?
原来,日常生活中来自水管的水大多数来自水塔,而水塔中的水是用高压泵把水压上去的。因此,水塔中的水面肯定比水龙头中的水面高出许多,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液面应相平,所以,一打开水龙头水便流出来了。
二、敲击水管,为何有时听到2次声音,有时听到3次声音?
大家都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如在钢铁中每秒传播5200米;其次,在液体中,如在水中每秒传播1500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每秒仅能传播340米。可见,如果水管中无水,敲击水管另一端,传声介质是空气、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2次声音。如果水管中有水,传声介质为空气、水、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3次声音。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水管中是否有水。
三、寒冷的冬天,有时打开水龙头,会发现一滴水也不能流出,有时水管还会被“冻裂”,为什么?
原来,水管的水受冷凝固形成冰,就一滴也不能流出了。由于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所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我们可以在水管外部包上一层防冻塑料纸,不过最稳妥的办法是将水龙头打开一点点,让水慢慢地下滴,这样就不易结冰了。
四、寒冷的天气,用手触摸自来水金属管时,好像对手有一种“粘力”,这是何因?
原来,自来水的金属管是热的良导体,当用手接触它时,手上的热量被金属迅速吸收并传走,手表面皮肤层的水分会立即遇冷凝固,将手和自来水管“粘”在一起。
五、如何判断浴室中冷、热水管?
天冷了,我们去浴室洗澡时,会发现有一冷一热两个进水管。我们很想知道哪个是冷水管,哪个是热水管,用手直接触摸又怕被烫伤,该怎么办?事实上,细心的人会发现两支水管表面是不同的,其中一支表面上有一层水珠,另一支却没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浴室中充满了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水管便会液化成一层小水珠附在水管表面上,所以,“出汗”的水管便是冷水管了。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6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