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
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原理: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用刻度处测出力臂,就可以比较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跟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关系。
实验器材:
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将杠杆安装在铁架台上,调整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的自重落在支点,使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研究动力和阻力相等的平衡
取数目相同的两组钩码。一组作动力,一组作阻力。把它们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臂上,先把动力臂长度固定,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这样做三次,看每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否相等,把最后一次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研究动力和阻力不相等的平衡
在杠杆的两臂分别挂上2个和4个钩码。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改变动力臂的长度重复实验。看每次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跟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把最后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用测力计作阻力进行实验
在杠杆的一臂挂上3个钩码作动力,在同一臂上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杠杆作为阻力,直到杠杆平衡。记下测力计的读数以及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这样做3次,看每次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跟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把最后一次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测量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F1l1/(N.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F2l2/(N.cm)
1
2
3
分析数据: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操作提示:
1.调好杠杆平衡进行实验之后,不能再调整平衡螺母。
2.用弹簧测力计作为阻力时,应保持测力计与杠杆垂直,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交流评估:
让动力和阻力位居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和斜向上拉动杠杆,比较拉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3《探究安培力》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6《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3《固体新材料》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3.3《传感器的应用》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2《测量分子的大小》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2.6《走进门电路》 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6《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2.2《交变电流的描述》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4《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3《探究安培力》PPT课件3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7《气体实验定律(Ⅰ)》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2.8《气体实验定律(Ⅱ)》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4《安培力的应用》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5《物体的内能》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3《探究安培力》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3《分子的热运动》PPT课件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2《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3.3《传感器的应用》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2.7《了解集成电路》 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3.1《认识传感器》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3.2《探究传感器的原理》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4《安培力的应用》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1《电磁感应现象》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2.6《变压器》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2.7《远距离输电》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5《研究洛伦兹力》 PPT课件1
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3《分子的热运动》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