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同步练习: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试题(人教版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 和10 ,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
A.40 B.30
C.20 D.7.5
2.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 象是( )
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 灯不亮,铃响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R2=20 。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与V2示数之比为( )
A.3∶1 B.3∶2
C.2∶1 D.1∶1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 A,当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 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
A.13∶5 B.3∶5
C.5∶3 D.5∶1 3
5. 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 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则( )
A.电压表被烧坏
B.电流表将被烧坏
C.灯L1亮,灯L2不亮
D.两只灯泡都将被烧坏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 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V1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电路中的电流为( )
A.1 A B.0.4 A
C.0.2 A D.0.6 A
10.如图所示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 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某定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由6 V变为10 V时,流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大了0.1 A,那么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 ,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0.3 A,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5 A,则R2的阻值为________。
13.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6 V,两块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R1电阻是__ ______,若将滑片P向右移动,A1的示数将________,A2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________。
15.如图所示,一定值电阻R0与最大阻值为40 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则定值电阻R0=________,电源的电压U=________V。
16.给你一只标有10 0.3 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30 0.6 A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_A,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V。
17.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实验中,不断改变Rx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次实验中,伏特表的示数始终保持________V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18题10分,19题10分,共20分)
18.在探究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后,同学们又提出了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在导线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前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 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0 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捷高效。那么,
①电压表示数会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请你总结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
19.如图甲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采用了________法。
(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图(选填A或B)。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图A、B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0.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读数为8 V,闭合开关后V2的读数为5 V。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 ,求R2的阻值。
21.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在图乙中R1=1 4 ,R 2=9 。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 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 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r。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A 点拨:当开关同时闭合后,电铃被短路,所以不响。
3答案:B 点拨:V1测总电压,V 2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选B。
4答案:C 点拨:由题图可得,通过R1与R2的总电流是0.8 A,通过R1的电流是0.3 A,所以通过R2的电流是0.5 A,因为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电阻之比为5∶3。
5答案:C
6答案:D 点拨: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甲的电阻是5 ,乙的电阻是10 ,所以D错。当乙两端的电压是1 V时,通过乙的电流是0.1 A;当两导体并联接在3 V的电源上时,通过甲的电流是0.6 A,通过乙的电流是0.3 A,所以总电流是0.9 A;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所以A、B、C均正确。
7答案:B 点拨: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发生电源短路,所以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8答案:D 点拨:由题图可知,R1与R2串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整个电路电阻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所以会变小,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即V2的示数会变大。
9答案:D 点拨:由题图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要大于V1的示数,所以V的量程肯定要比V1大,即电压表V的示数是6 V,而V1的示数是2.4 V,所以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3.6 V,则电路中的电流 I=U/R=3.6 V/6 =0.6 A。
10答案:C 点拨: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时,电路电流变小,灯两端的电压也变小,但不会为零,所以选C。
11答案:40
12答案:20
点拨: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0.3 A,所以电源电压U=IR1=0.3 A10 =3 V,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45 A-0.3 A=0.15 A,所以R2=U/I2=3 V/0.15 A=20 。
13答案:20 变小 不变
点拨:R1与R2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R1的电流,A1测总电流,所以A2示数是0.3 A,所以R1=U/I=6 V/0.3 A=20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通过R2的电流减小,所以总电流减小,A2测通过R1的电流,其大小不变。
14答案:1∶2
点拨:S断开时,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当S闭合时,电流表测两个支路的总电流,因两个支路电流相同,所以I1∶I2=1∶2。
15答案:20 6
点拨:当滑片在最左端时,电路电压U=I左R0,当滑片在最右端时,电路电压U=I右(R0+R),所以I左R0=I右(R0+R),解得R0=20 ,U=6 V。
16答案:0.3 12
点拨:因串联电路电流相同,所以最大电流为0.3 A,最大电压U=IR=0.3 A40 =12 V。
17答案: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5
点拨:由图乙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2.5 V不变。
18答案:(1)如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一端 (3)电阻处出现断路 (4)变大 在更换电阻之前没有断开开关 (5)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9答案:(1)控制变量 (2)B (3)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保护电路 (4)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点拨:(2)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是图B;(4)写结论时要全面,既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又有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0答案:解:U1=U-U2=8 V-5 V=3 V
通过R1的电流
I1= =0.25 A,I2=I1
R2= =20
故R2的阻值为20 。
21答案:解:由题意可得:
U=I1(R1+r)=I2(R2+r)
代入数据可得:
0.2 A(14 +r)=0.3 A(9 +r)
解得:r=1
将r=1 代入U=I2(R2+r)
可得U=3 V。
点拨:电源电阻为r,由题意 可知,当S1闭合时,电阻R1与r串联,电源电压U=I1(R1+r);当S2闭合时,电阻R2与r串联,电源电压U=I2(R2+r),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I1(R1+r)=I2(R2+r),列方程可解得此题。
初三物理中考知识点:物质的三种状态
密度与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常见温度计的分类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自制验电器实验设计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弹力的作用实验设计
物理振幅交换实验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提高机械的效率教学设计
摩擦力实验设计
光的基本知识点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定理
走进微观教学设计
温度计的表示和用法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规律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和应用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简单机械实验设计
滑轮的应用教学设计
电磁铁教学设计
压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