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是物理中考中常见的客观题之一,并且在总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同学们在考试时如果不细心,就会很容易丢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做选择题时,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有:
一、推理无据、主观臆断
例1弹簧测力计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0.3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现在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在原来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A、5N B、10N C、0N D、15N
错解:选B项
错解分析:主观臆断,以为物体速度增加一倍,摩擦力也增加一倍,因此选B项。
正确解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题目中速度的改变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项。
二、概念模糊、理解不深
有些同学平时学习时不去认真分析概念的含义,对概念认识模糊,理解不深刻,遇到涉及有关概念的题目时,盲目解答。
例2起重机吊着103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m,起重机对物体做的功为( )
A、5×103J B、2000J C、0 D、5J
错解:选A
错解分析: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概念模糊,只考虑力和距离,没有注意概念中提到“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正确解法: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起重机对物体没有做功。因为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而移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正确答案应选C项。
三、审题不细、盲目乱套
例3一支1m长、底端封闭的玻璃管内装有760mm高的水银柱,当玻璃管倾斜一定的角度时,玻璃管受到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错解:选C
错解分析:错解原因是审题不细,把题目看成是托里拆利实验,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大气压支持水银柱不变,理解为压强不变,导致错误。
正确解答:当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以知道,玻璃管底受到水银的压强变小,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项。
四、分析不细、挖掘不尽
同学们由于解题时粗心,对题目没有细心分析,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没有挖掘尽,引起错解。
例4一个物体重100N,放在水平面上,一个人第一次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拉,第二次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拉,问物体受到的合力第一次比第二次(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错解:选A
错解分析:对物体受力没有全部找出,漏掉一个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误以为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合成,物体第一次受到的合力等于20N,大于第二次受到的合力20N,故错选A项。
正确解法: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竖直向上受到拉力和地面支持力作用,由于两次拉力均小于重力,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两次受到的合力均等于零,所以正确答案应选C。
五、思维定势、缺乏分析
例5某物体重0.3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0.2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
A、可能是0.25N B、可能为0.1N C、一定为0.1N D、一定为0.2N
错解:选D
错解分析:平时练习接触到的题目是将物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浮力等于溢出的水重;但该题目却没有提到烧杯中是否装满了水,定势思维一时无法转移又缺乏认真分析,引起错解。
正确解法:题目中没有提到漂浮,选项C和B可以先排除;若烧杯中水装不满,;若烧杯中水装满,
;这两种都有可能,选项D也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项。
2014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答案
初中物理第四册期末考试卷2014
2014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答案
初中物理第四册期末考试试题2014
2014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
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014
2014苏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测试卷
2014初二年级人教版物理试题
2014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分析
2014初二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练习
2014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2014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试题答案
2014初中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模拟试题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2014
苏教版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2014
2014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测试卷
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分析2014
2014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2014年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测试卷
初二年级物理测试卷
初二下册物理期末测试题2014
2014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试题
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2014
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14年初中物理第四册期末考试试题
新苏教版初中物理第四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