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由于现实的升学压力,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依然普遍.教学中一味地增大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受到挤压或剥夺,失去了各抒己见地表现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活力泯灭,语言能力的锻炼缺失,思维能力的发展停滞,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2 语言能力培养的意义
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影响学习的质量,影响人的性格与未来,语言能力是学生的重要素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提出一定的要求,强调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能力的要求日显增强,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素质.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独特物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探索,需要准确而丰富的语言交流,物理学习又发展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3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策略
语言能力的培养重在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表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成就语言能力的提升.具体有如下浅见:
3.1 发挥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语言魅力,准确地叙述物理现象、表述物理概念与规律、灌输物理思想.比如电压与电流的教学,突出语言规范性,强调“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又如摩擦起电实质的教学,重在语言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从原子结构看: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且核内正电荷与核外负电荷相等,原子呈中性”;“从内因看: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从外因看: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上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结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传递规范严谨的教学语言,使教师的思维过程外显,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与语言.
3.2 借助“说教材”培养语言能力
“说教材”是指借助教材资源,通过学生的“说”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实现知识构建与信息交流,让学生体验做主人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幸福,体验学习的艰辛,同时也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说”法,如某些简单的内容,利用前置学案引导预习,然后师生角色互换,学生上前台,说概念、讲规律、聊应用、谈困惑,在宽松温馨的氛围中,调动了学生“说”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与成就感.
教课书中的插图、边注、说一说、思考与讨论等等,也是值得“说”的素材.如课本中的一张卡文迪许实验室图片,可让学生经过资料搜集来“说这里的故事”、“说这里的历史”、“说这里的辉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踊跃发言、创新思维,激发献身科学的志向.
3.3 借助“说题”培养语言能力
所谓“说题”指让学生说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关键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思想方法,借助“说题”增加语言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思维水平.
选择、填空等客观题在训练和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由于题量大、效率高而普遍采用.客观题在答题中没有体现分析的思维过程,不能不说是它的一个弊端或缺陷.针对选择与填空题的教学当扬长避短,让学生“说思维过程、讲解题方法”,解题时尽量写出解析过程,即将客观题当主观题处理,使思维外显为文字语言.
设计题或开放题能体现学生较高的学习层次,引导学生说问题背景与要求,讲解题思路,多层面、多视角交流讨论解题方案,既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又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中,例题、问答与练习等也是“说题”的好素材,通过说原理、说方法、说过程、说见解,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多表现,增强学习自信心,提升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4 借助多边交流提高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实验的探索过程、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话题,调动学生思考与发言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让学生语言能力获得充分的锤炼.
比如教学中,有同学问动摩擦因数一定小于1吗?这是课堂教学时生成的问题,教材中的动摩擦因都小于1,因此引发学生广泛又热烈的争论.有人说:课本上的动摩擦因数都小于1,所以动摩擦因数一定小于1;也有同学提出从动摩擦因数的测定方法来分析,若将物体放在斜面上,改变斜面的倾角θ,当θ达到某一个值θ0时,物体匀速下滑,则mgsinθ0=μmgcosθ0,则μ=tanθ0.由此可见μ可以等于或大于1;也有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指出有记载:铜与铜静摩擦系数是1.6,橡皮与固体静摩擦系数是1.0-4.0;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充满生命活力的科学、文化、情感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中不断发展相互的友谊,拓展思维空间,强化语言能力.
3.5 多途径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发展离不开多途径的实践,引导学生博览书籍、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研及撰写调查报告、举办小小论坛等等.迈开腿、张开嘴、多观察、勤思考,亲进自然、接触社会,以开放的姿态和新的理念践行当代教育教学,使学生有更多更广泛的实践和发展机会.比如进行“雾霾的成因与治理”、“我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如何节约用水”的走访调研,用文字语言将搜集的信息、思维的过程与调研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报告,这些过程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博爱情怀、敬业精神、专业素养、文化底蕴,需要教师不断汲取新文化、新思想,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语言能力的培养好似春夜之雨“润物细无声”.
苏科版八上《光的折射》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折射》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第一章 声现象》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7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声音的特征》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直线传播》flash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直线运动》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熔化和凝固》flash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镜》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奇妙的物理现象》ppt课件1
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体验科学探究》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2
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ppt课件2
苏科版八上《令人厌烦的噪声》ppt课件2
苏科版八上《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物质的三态 温度》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ppt课件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6
苏科版八上《体验科学探究》ppt课件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PPT课件5
苏科版八上《光现象》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第三章 光现象》ppt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上《令人厌烦的声音》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ppt课件
苏科版八上《噪声及其控制》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