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有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有答案)
4、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1所示)。胡萝卜重 为 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_______G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 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 =10N∕kg)
6、上海处方研发了一种用氢燃料代替流油的汽车,在某次测试中,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为2400N,20min内行驶36km,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的 功是 J,功率是 W。
7、如右图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_______ __小。
8、善于观察思考的李林同学在一次乘车时发现:在汽车开始上坡时,司机师傅把汽车变速箱的高档位变为了低档位(相当于车速又快变慢),他经过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16分)
9、下面是一些与一名普通中学生有关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事买的是( )
A.他的手指甲宽度约为1cm B.他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
C.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他的体重约为100N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
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1、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王潆一人获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
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
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眉山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B、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 连通器
C、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从路中的树叶旁驶过时,树叶将飞向道路的两旁
D、游泳的人由河边浅水处走向深水处时,脚感觉越来越痛,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n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 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 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O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4、如图3所示,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
A.沉入水底 B.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 D.无法判断
15、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 别是pA和pB,则
A.pApB B.pA
16、蹦极(Bungee Jumping)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在人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运动速度一直在增加
B.人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为动能
C.硅人跳下以后,橡皮筋便具有弹性势能
D.人到达最低点的瞬间时,人的动能为零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7、如图12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8、如图9所示是用螺丝刀撬起图钉的示意图,O为支点,A为动力 作用点,F2为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 动力F1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19题8分,第20题5分,第21题6分,共19分)
1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_____cm。
(2)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图7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_(举一例即可)。
(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 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5)图8中有四幅示意图,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位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 ②① B.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20、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1)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3)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 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4)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
(5)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21、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的关系。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 物体质量的关系。
五、综合应用题(第22题8分,第23题9分,共17分)
22、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kg,如图27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kg,体积约为510-3m3的复合材料组成。求:
(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取g=10牛/千克)
23、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g取10N/kg)。
(1)画出小华兴趣小组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被吊起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本套试题,以生活现象、事件为命题背景,突出表现物理知识的生活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实验题,以学生分析、探究能力,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为主。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运动,传播 2、光的反射 3.84108米 3、不变 变大 4、2.4; 大于 5、225
6、8.64107 7.2104 7、弹性形变的大小 速度 8、汽车发动机功率P=Fv,因为功率一定,上坡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F,所以需要把速度v减小。
二、选择题
9、A 10、B 11、D 12、B 13、D 14、B 15、A 16、D
三、作图题(略)
四、实验题
19、(l)10(1分);(2)上(1分);(3)放大(1分), 幻灯机(1分);(4)①左(1分);②B(1分);(5)不变(1分),变暗(1分)。
20、(1)右 (2) 147.6 (3)60 (4)2.46 (5)小
21、①速度和质量 ②A ③B被撞远近 ④碰前A 高度 ⑤物体A
五、计算题
22、解:(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m板/V =4kg/510-3m3 =0.8103kg/m3. 2分
答: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是0.8103kg/m3.
(2)学生重力为G1= m1g=45kg10N/kg=450N, 1分
滑板的重力G2=m2g=5kg10N/kg=50N, 1分
对地面的压力F=G1+G2=450N+50N=500N, 1分
受力面积S=4210-4m2 =810-4m2 1分
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 =500N/810-4m2 =6.25105Pa. 2分
答: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25105Pa.
23、(1)由题意可知,向下拉绳子时,承担动滑轮及重物的绳子股数: 。
(3分)
(2)人的拉力F=600N,移动距离s=1.5m, 时间t=10s
则,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3分)
(3)重物G上升高度h=0.5m,机械效率 %
所以 重物G=1260N
重物的质量 (3分)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27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31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检测题5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检测题4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学案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8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4
超重和失重学案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教案
功率学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2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学案
重力与重心学案1
加速度学案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25
电场力的性质导学案
电场及其描述教案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32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6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26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5
功学案
电场力的性质的描述导学案
力的平衡课件1
磁场学案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学案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9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30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29
2017届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检测题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