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入下页表格中与题号对应的方框内。每小题2 分,共40分)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2.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保护环境的是
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能达到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4.某同学从平面镜前1.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
A.远离平面镜 B.变大了 C.大小不变 D.变小了
5.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6.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寒冬早晨窗户上出现的冰花结在室内玻璃上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是凝固现象
8.在天气预报领域,常用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9.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降低噪音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减少大气污染
10.在物理课堂或生活中,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手机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B.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上课铃声是由铃的振动产生的
B.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可与他的同伴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
C.安装在步行街路口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地震专家通过耳朵直接接听地壳运动产生的次声波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12.国庆假期,在溱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1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4.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15.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
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6.一些联欢晚会上常可看到一种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平面镜所成的像
17.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 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
18.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19.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0.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夏日中午一两点钟的时候,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一些枪械上的瞄准器装有夜视仪,它是利用的________来工作的。夏天人们使用的防晒伞,是为了防止________对人体的伤害(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2.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 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后两空选填物态变化的种类)。
23.下左图乐器中,利用弦振动发声的是 ,人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在演奏,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24.医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用它来测量人的体温时,一定要让它的玻璃泡与人体 。右上图中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5.用久了的黑板容易出现反光现象,其实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某些部位时发生
的缘故。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6.右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信息,
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1)
2)
27.暑假里,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里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发现示数为32℃。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是因为 的缘故。这时她看了看寒暑表,会发现示数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8.100℃的水蒸汽烫伤比同温度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水蒸汽接触皮肤时
要 热。
29.生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面的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干而常用的做法。请根据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 ;
(2)图乙中做法的道理是 ;
30.如图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桥长45m,则桥的像长 m。正中大圆直径为10m,则大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31.(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2.(2分)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3.(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四、解答题(共32分)
34.(3分)请写出下图中三个实验所揭示的物理道理:
甲:
乙:
丙:
35.(5分)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
说明 ;光屏上A、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
最靠近B的不可见光是 。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实验表明, 的热效应最显著。
36.(5分)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她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利用此测量工具可以
比较出 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
成 像。
37.(7分)如下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①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 。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一种
。
(3)图②测量温度的三种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 。
(4)图③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情景的是 图。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④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总结发现了水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
② 。
38.(4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
是: 。
(2)实验时,若入射角变大,
则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实验小组的同学试着使光线从FO入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 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了如乙图所示的操作,将右侧纸板向后折,在该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39.(5分)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8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求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 米。
(3)在观看了嫦娥二号的发射的电视直播后,于芹同学想用回声探测仪探测某一时刻正在太空绕月飞行的嫦娥二号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为什么?
40.(3分)小军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相同数量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军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观察并比较两图中哪块玻璃板上的水先蒸发完。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你认为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2010.1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D B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A D A B C C D
二、填空题
21. 红外线 紫外线 22. 温室 升华 凝华
23. 小提琴 音色 24. 热胀冷缩 充分接触 37.8
25. 镜面反射 大于 26. 这种固体是晶体 它的熔点是48℃(其它合理就行)
27. 汗液蒸发吸热 不会 28. 液化 放热
29. 升高温度,使蒸发加快;增大液体表面积,使蒸发加快 30. 45 5
3133.
34. 甲图: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乙图:模拟雨的形成过程(或温度降低,使水蒸汽液化,其它合理的也行)
丙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5.(1)阳光是由多(七)种色光组成的; 红; 紫外线
(2)表面涂黑 (3)红外线
36.(1)刻度尺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或比较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 虚
37.(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底接触了 (2)给烧杯加个盖(水适当地少些等合理即可)
(3)b (4)B (5)略 (6)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38. (1)量角器 (2) 变大 (3)反射光线会沿OE射出 (4)不能
39. (1)超声波(1分) 超声波的定向性好(1分)
(2)s =1530米/秒0.8秒2=612米(1分)(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3)不行。(1分)(卫星在太空中飞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分)
40. (1)表面积大小 (2)A、 C (3)没有控制水滴的表面积相同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第八节《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3.7《超重与失重》PPT课件2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ppt复习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3.2《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4
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PPT课件3
教科版必修一3.3《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5
教科版必修一3.7《超重与失重》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2.6《力的分解》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3.8《汽车安全运行与牛顿运动定律》PPT课件1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2章第三节《弹力》ppt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2章《力》ppt复习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2.3《弹力》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PPT课件4
2013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的稳定性(选学)》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3.7《超重与失重》PPT课件4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第二节《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4.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PPT课件4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ppt复习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3.7《超重与失重》PPT课件3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2章第四节《摩擦力》ppt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第五节《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ppt课件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第六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1.1《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2.4《摩擦力》PPT课件4
教科版必修一1.3《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4.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1.6《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