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篇2016届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1.(201山西四校联考).(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选用
了打点计时器,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实验后,该同学选择了
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刻的速度如
表格所示。
位置编号012345
时间:t/s00.10.20.30.40.5
速度:
v /(m s )0.420.670.921.161.421.76
(1) 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 运动。
(2) 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另一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算方法如下:x=(0.42 0.1+0.67 0.1+0.92 0.1+1.16 0.1+1.420.1) 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为了使估算的位移尽可能接近真实值,你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更合适?(不必算出具体数据)
。
1.(6分)(1)匀加速直线 (2分) (2)小于 (2分)
可以先计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平均速度,再得到位移;或作出小车运动的 图象,利用速度图象下的面积求得小车的位移.(2分,其他方法只要原理正确都可以给分)
2.(2012长春高三第一次调研).(4分)关于高中物理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利用纸带打出的点迹间接测得物体的运动速度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
C.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该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来源:金太阳新3.(2012上海杨浦高三学科测试).(5分)(1)图是研究小车运动时的s-t图的实验装置
①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传感器,
②这组传感器测量的物理量是 .
(2)指出图的s-t图中指定区域内小车的运动状态.
l~2区域:________.
3~4区域:________.
5~6区域:________.
3答案:
4.(2012上海宝山高三期末).(4分)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
(1)(单项选择题)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BC 段和CD段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段是加速运动;CD段是减速运动。
(B)BC段是匀速运动;CD段是匀加速运动。
(C)BC段是匀速运动;CD段是减速运动。
(D)BC段是加速运动;CD段是匀加速运动
(2)图中B点对应的运动状态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m/s。
4.(共4分)
(1)C(2分)。(2)(1.6~1.9) (2分)
5.(2012上海闵行区期末).(6分)如图是利用DIS实验系统进行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实验时所获取的电脑屏幕截图,图中用细实线框出了三个区域,根据图上显示的实验信息可知,(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A 选择实验数据处理方式、B 记录所采集的实验数据、 C 提取实验数据 D 操控实验数据采集)
(1)Ⅰ区的功能是________,Ⅱ区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将符合选项功能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点击选择区域后,选择AD为研究区域,Ⅲ区域速度窗口中显示的数值表示_______________,(3)如何操作可较准确求出物体在A时刻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小问2分 (1)B A (2)平均速度 (3)在A时刻附近选择微小区域
6(2012上海奉贤区期末调研). (7 分)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他还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某小组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s处由静止沿某一倾角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假设水流出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离挡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
⑤测得的数据见表格。
(1)(单选题)该实验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 )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小组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实验正常,你估计这组水量V= mL;若保持倾角不变,增大滑块质量,则相同的s,水量V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则相同的s,水量V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单选题)下面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 )
(A)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6.(7分)(1)(2 分)(单选)( C )(2)(3分) 742 不变 减少
(3) (2 分)(单选)( C )
7(2012上海虹口区期末).(4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斜面上运动滑块的瞬时速度。
方法(1):事先测定遮光板的宽度为L,当滑块经过斜面上的B点时,固定在B点的光电门(图中没有画出)测出遮光板经过B点的时间为t,则遮光板经过B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这个平均速度可以近似表示遮光板中央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
方法(2):若遮光板的宽度未测定,而滑块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遮光板的前端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光电门测出遮光板经过B点的时间为t,则遮光板经过B点过程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用a、v、t表示),这个速度也可以近似表示遮光板中央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
7.答案:(1) (2分); (2)v+ at (2分)
27(2012上海卢湾区期末测试).在DIS中,光电门测量的是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做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右图所示。
(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 。
(2)(单选题)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真实值间会有较大的差距,下列关于实验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加速,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减速,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若小车加速,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小车减速,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无论小车加速还是减速,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
(D)无论小车加速还是减速,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27.(5分)(1) (2)B
10(2012苏北四市二模).(8分)⑴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 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 mm。
⑵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该同学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8分)(1)2.98 (2分) 5.680 (5.679、5.681也算对) (2分)
(2)0.34 (2分) 0.39 (2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届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题
压强同步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达标题(附答案)
电动机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温度计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试题(含答案和思路解析)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检测试题
眼睛和眼镜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物体的浮与沉同步练习
看不见的光检测试题
扬声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液体内部的压强同步练习
熔化和凝固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
电荷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达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章节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测试题(含答案)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同步练习(附答案)
串联和并联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原子同步练习
汽化和液化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同步练习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附答案)
透镜同步测控优化训练(有答案)
声的利用检测试题(含答案)
电话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附答案和思路解析)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