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1922~)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9月22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去美国留学,在著名物理学家费米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49-196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年起任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杨振宁主要从事统计力学、量子场论、凝聚态物理、基本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密尔斯共同提出杨-密尔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基础。另一项杰出贡献是: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提出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为此,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1949年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费米-杨模型。1957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与李政道和奥赫梅合作提出在β衰变中不仅宇称不守恒,而且电荷共轭也不守恒;与李政道合作、与朗道和萨拉姆各自独立地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组合宇称(CP)守恒的假设。1959-1962年,与李政道合作实验分析高能中微子和W粒子的研究。1974年-1975年与吴大峻合作提出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以及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67-1985年与邹祖德合作提出高能碰撞理论等。在统计力学方面,1952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关于相变的理论。1966-1969年间与杨振平合作得到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在凝聚态物理方面,1961年与拜尔斯合作对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释,1962年提出非对角长程序观念等。
杨振宁于1971年夏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5高三物理第十二章一轮复习题
北京东城区2015高三上册物理12月联考试题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15年江西高三物理上册10月月考试题
高三上册物理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2013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质量(第五章)
2015—2016学年高中二年级物理选修1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上高二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信阳六中2015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2015—2016)学年度
2015-2016学年初二上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高三物理一轮相互作用复习题(有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讲解:声音
2015届高三物理一轮静电场复习题(附答案)
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届高三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解析:磁生电
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1第四章单元知识点:电磁波的发现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运动的描述
深圳市五校2015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物理上册第四次月考检测试卷2015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整理:显微镜和望远镜
高二选修1物理学科第四章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选修1物理高二第四章同步练习题:电磁波谱
广州六中2015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