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名称:
测量纸片下落速度
二、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测量纸片下落速度”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卷尺、秒表、纸片,但是采用这些实验器材总是发现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忽左忽右的飘,下落的路线不是直的,容易碰到课桌或其它的物体而改变路线。于是采用三个纸条组成的“纸锥”来替代原来的纸片。这样下落的时间可以通过秒表测出。
三、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规律和方法。
(3)锻炼做实验的动手能力。
四、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测量纸片(改成“纸锥”)下落的速度这个实验利用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 。把纸片改成“纸锥”,主要考虑它在下落时由于下部的形状不同,空气的流速也不相同,根据“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伯努利原理),会产生压力差,导致“纸锥”下落时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具体旋转的方向是由安装时的顺序决定的)。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在实验中由于没有米尺,这样也无法测量下落高度,这时可以利用同学的身高作为下落已知高度s,记录在实验表格。
(2)一位同学把30~50厘米长的刻度尺平放在自己的头顶,另一个同学按照这样的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记时,记下“纸锥”落地时所用的时间t,记录在实验表格。
(3)重复上述步骤2到5次。
(4)根据速度公式 计算出“纸锥”三次下落的速度,并计算出平均值。
六、实验所用器材:
“纸锥”一个,30~50厘米长的刻度尺一把,秒表一只。
实验中使用的纸椎
七、实验效果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施教效果很好,解决了原来所用纸片下落不稳、路线不是直线,路程无法测量的缺点,而且实验器材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学生感兴趣。
说明:在制作“纸锥”时需要用硬度不要太大、密度较小的纸张。可以选择高个子同学的身高作为“纸锥”的下落高度,这样可以增加下落时间,减小时间测量上的误差,但是会导致矮个子同学很难判断刻度尺是不是水平的;用矮个子同学身高作为“纸锥”下落的高度,可以最大程度的使刻度尺保持水平,但是会使下落时间变短,这样测量的高度准确了,但是下落时间的测量误差会增大。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通过讨论完成。
2014年高二物理下册试卷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反思
2014物理试题高二下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互感和自感训练题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一年来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高一物理教学反思2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点滴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高一物理教学反思6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探究式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
高二物理下册试题2014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3
2014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新课程形势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高一物理教学反思二
2014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卷练习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浅谈教学反思在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2014年高二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物理下册试题高二2014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2014高二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3
高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
2015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反思
2015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高二下册物理试卷201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