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下面的小试验 器材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接着步骤(3)又魔术般地使浮力再现,更令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九年级苏科版物理下册滑轮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变阻器知识点
初三物理北师大版下安全用电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两种电荷知识点讲解
初二物理教科版下册力知识点
初三苏科版物理下册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知识点
初三物理新人教版下册第十六章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北师大版下册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功知识点解读
苏科版物理初三下册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知识点
教科版初三物理下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描述知识点
苏科版初三物理下册杠杆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教科版物理下家庭电路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下册摩擦力知识点
北京版初二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鲁教版物理下册电功率知识点
苏科版初三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寒假知识复习
八年级新人教版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七章弹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下册透镜知识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知识点
九年级苏科版物理下册电功率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下家庭电路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下册简单磁现象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电流的测量知识点
初二物理北京版下册机械传动知识点
北京版九年级理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知识点
教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