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有些还文旁配画,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
物理教材中“科学世界”材料的安排,既是主体教材内容的深入与扩展,也是主体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为实现教学目的,起到了润色和完美的作用。
细读“科学世界”材料的具体内容,大致可以从如下七个方面来体现它的功能与作用。(以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为例)
一、充实和丰富了教材内容。新教材在内容上较老教材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和删减,虽说老教材中有些内容从减轻学生负担角度考虑可以不教,但作为学生必备的物理常识又不可能不在教材中出现,以“科学世界”材料出现在教材中,恰到好处。如《双耳效应》、《乐音和乐器》、《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们的杰作》、《凹面镜和凸面镜》、《海市蜃楼》、《光的散射与雾灯》、《眼镜的度数》、《质量单位的由来》、《万有引力与航天》、《刹车之后》、《失重状态》、《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马德堡半球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小小弹簧称大象》、《其他简单机械》等,大大丰富了同学生们的物理知识。
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初中的学生们,有极浓的求知欲望,好奇、好问、好学,教材中大量地安排了这一方面的“科学世界”内容,如《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们的杰作》、《海市蜃楼》、《光的散射与雾灯》、《失重状态》、《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人造地球卫星》、《小小弹簧称大象》、《其他简单机械》等等,学生读了以后,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可以培养对于科学向往与追求的情境。
三、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广泛兴趣,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趣与爱好的培养,往往是学生日后成材的先导。选编了诸如《时间“放大镜”》、《计时标准和计时工具的变迁》、《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海市蜃楼》、《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万有引力与航天》、《失重状态》、《人造地球卫星》等一些奇闻轶事,使学生感觉到学物理有味道、有兴趣,喜欢上这门学科。
四、活泼了课堂气氛,给探究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很多章节中,安排了与新知识有关的“科学世界”材料,从现象引入到疑问的提出,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双耳效应》、《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光的散射与雾灯》等的引入,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延伸与拓宽的作用。
五、加强了国情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与航天》、等,学生读了深受感染,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六、介绍中外著名学者的伟大科学贡献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激励学生树立忘我学习、敢于求索、勇攀高峰的宏远志向。在《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们的杰作》、《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万有引力与航天》、《失重状态》、《马德堡半球实验》中介绍了物理科学家为证明物理规律而献身的感人事迹;介绍了物理科学家亲自动手、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读了这些材料,无疑对学生胸襟情怀的开拓、理想目标的树立、治学精神的熏陶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紧跟时代脉搏,及时反映世界和我国科技成就新动向。如《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失重状态》的选登,给教材注入了浓烈的时代气息,使学生在精神上倍受感染。
面对这么多的“科学世界”材料,可用以下五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教师复述式。大量的“科学世界”材料,教师只作必要的复述即可。学生尤其喜欢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如《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失重状态》、等等,教师通过讲故事将有关内容进行简单讲述,学生听来生动有趣,收效极佳。
二、堂内讲解式。有不少“科学世界”材料,是为配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而设置的,如《双耳效应》、《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等等,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应辅之以简单讲述,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后自学式。有些“科学世界”材料,内容多、篇幅长,如《时间“放大镜”》、《计时标准和计时工具的变迁》、《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海市蜃楼》、《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万有引力与航天》、《失重状态》、《人造地球卫星》之类,可以作为课后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自学。
四、堂内阅读式。一些短小精悍的“科学世界”材料,教师可在讲课的过程中,及时地布置学生当堂阅读。如《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光的散射与雾灯》、《凹面镜和凸面镜》、《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与航天》等。
五、课堂讨论式。还有些“科学世界”材料,如《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海市蜃楼》、《光的散射与雾灯》、《眼镜的度数》、《万有引力与航天》、《刹车之后》、《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马德堡半球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小小弹簧称大象》、《其他简单机械》等,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如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科学世界”材料之后,可以提出如下讨论题:1.为什么16匹马拉不开它?2.这样大的力来自哪里?3.气体的压强到底有多大?等。通过讨论,对“气体压强”的成因、大小等,必然印象深刻,使学生对“大气的压强”一节的知识学得透、记得牢。
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物理模拟试题
淮安市教研室举办2016年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活动
学前概念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影响
中考物理复习摩擦力的思维障碍点分析
高二下册物理变压器练习题(有参考答案)
2016兰州中考物理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下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精编
做题还是靠攻略丨中考物理全靠它!
中考物理问答题的解题方法总结
2016初二下册物理《大气压强》同步检测习题
2016年中考冲刺期间应该避免四大误区
高考物理选择题和应用题的答题技巧
11所高中14日自招考试报名 二中笔试考数学物理
下学期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期中复习题2016
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中必备知识点平抛运动公式
2016学年物理高一下册曲线运动期中练习题
高一下册物理匀速圆周运动期中复习要点梳理
新高考时代 你准备好了吗?
2016年中考物理几大题型的答题技巧
电学解题技巧,0基础也能做对题!
2016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复习卷
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合作学习中相互依赖途径
北京招生改革方案公布 中考科目将分必考和选考
高二下册物理电荷守恒定律知识点梳理
高二下学期物理库仑定律知识点2016
2016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册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复习题2016
怎样如何应答中考物理的这四种题
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科学备考物理的3个建议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