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饮料已经成为越累越多人喜欢了,而喝完的易拉罐一半都是送到废品回收站进行回收,其实,只要易拉罐是完好的,就可以拿来做物理实验,下面,查字典物理学科网就整理了几个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
一、探究浮力
⑴体验浮力的存在及变化:在水桶中装半桶水。用手把空的易拉罐按入水中的同时会感受到罐对手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而且按入的越深,手感到的推力越大(手向下的压力越大或越费力),体验浮力的存在以及浮力的变化(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⑵演示物体的浮与沉:取一易拉罐将其从中截断,下半部分略小一些且保持成一个容器的形状(将上半部分剪截成矩形),将下半部分放入水槽中,能漂浮在水面上,而将上半部分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
⑶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利用制作好的下半部分和适当的配重(小螺母、小铁钉、沙子等)探究物体的漂浮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下半部分和配重的重力,然后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放入水中,当其漂浮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成了零,从而得出结论“当物体漂浮时,F浮=G”。
二、演示大气压的存在
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或面团)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发现“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以及“大气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三、探究“小孔成像”
1.制作:取一易拉罐,将其上部截去并蒙上半透明膜,在底部做一小孔(如图),即可以演示小孔成像。
2.深度探究
⑴像的大小变化: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实验发现“当将蜡烛靠近小孔的时候,发现烛焰的像变大了,将烛焰远离小孔时,发现像变小了”;还可以将两个易拉罐套装组合,使其可以拉伸,实验时保持蜡烛不动,改变半透明膜到小孔的距离,发现“当把易拉罐收缩时,看到烛焰的像变小,当把易拉罐拉长时,看到烛焰的像变大”。从而说明小孔成像的大小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和半透明膜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且像可以是放大的,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
⑵小孔大小对像的影响:实验中由小到大逐渐改变小孔的大小,同时保持蜡烛和半透明膜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现“当小孔越大时,像越不清晰,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光斑,不成像了”,说明小孔成像时“小孔要足够小”,且小孔的大小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
⑶小孔形状对成像的影响:实验中将小孔做成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各种形状,实验发现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四、演示能量的转化
如图,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易拉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看来这么多易拉罐的物理实验妙用,大家是不是非常想实验一下呢?不过大家要去找完整的废弃易拉罐,当然,不用刻意去买易拉罐饮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与塑料瓶有关的那些物理实验详解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辅导:杠杆的平衡条件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试题: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虹与霓的形成原理
九年级物理电路图规则及注意事项讲解
物理实验题开放性题型编制与探析
2015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随堂检测题及答案
2015最新初二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随堂练习题
2016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指导
高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015—2016)学年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必背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015精选初二上册物理声的利用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
初中物理小论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2016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电学试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要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要做到“全面”、“系统”两点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复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巧妙解题方法——最小值原理法!
物理高一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2016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解读:物理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电荷期末复习知识点:精选初三物理
【巧学物理】5张图串点为线连成网!
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及答案
高二物理电磁波谱巩固练习题(2015—2016)
2015—2016高二物理电磁波的发现课堂练习题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指导:重难点复习点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