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1.听筒:如图19.12-1所示,把两个相同的螺线管套在蹄形磁铁上并连接好。螺线管线圈架的大小,应根据磁铁的尺寸决定。在磁极上先用纸条卷上几层作间隙衬垫,再用绝缘纸包几层,即可绕漆包线。每个线圈可用直径0.5-1毫米的漆包线绕250匝左右。将线圈架套在磁极上后,即可将电磁铁固定在一块高约45厘米、宽约25厘米有支座的木板中部。振动膜是一条长约40厘米、宽约3厘米的薄硅钢片或薄铁片,它的上端钻两个小孔,挂在钉有两枚比小孔细的小钉子的小木块上,它的下端则跟下边的小方木左侧面自由接触。为了使振动膜在演示时能振动明显,振动膜的中部振幅应有1厘米左右,所以,振动膜与磁极之间应有1.5厘米的间隙。
2.话筒:如图19.12-2所示,取一根洗净的电池碳棒,锯下6小段各长约2厘米的碳块作为碳精粒。用木条在45×25厘米2有支座的木板中央钉一个“∏”字形框作为碳精盒。将一“工”字形铁皮(图19.12-3(a))的左端弯折(图19.12-3(b))后插入“∏”形盒内(图19.12-2),与碳精粒接触;将其右端作为碳精盒的引线柱。取一条约40×3厘米2镀锡的薄铁皮作为振动膜。振动膜的上端用钉子固定在小方木块上,下端则卡在小方木块的锯缝里,见图19.12-2。它和碳精盒口的间隙约为0.5厘米。为了不让碳粒掉落,碳精盒正面要镶一块玻璃。
3.调试:听筒振动膜与磁极间的间隙,必须进行调试。将整个电路串联在6-8伏的电源上,用手指压紧话筒振动膜和碳精粒时,听筒振动膜应被电磁系统吸过1厘米左右。如果过小,说明振动膜的弹力过大。若一下子就被吸到磁极上去而弹不回来,则说明弹力过小。弹力的大小均可通过细心弯曲振动膜来加以调节。调试到既可被吸过1厘米左右。又能弹回来为止。调好后,应顺带在木板上标示磁铁的南北极和线圈两端正负极的小记号。如果线圈的正负极接反,就会使磁铁的磁性逐渐消退。
【使用方法】
将6-8伏的直流电源与话筒和听筒的引线柱依次串联起来,用手指对话筒的振动膜一压一松,改变振动膜与碳粒的接触情况,表示人对话筒讲话时,空气使话筒的振动膜发生振动,即可见到听筒的振动膜也同样地发生振动。此演示十分生动形象,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也可看得清楚。
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科学与主体探究
如何增进物理教师新课标理念
物理探究课的教学策略
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物理实验的器材选取及其加工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科学探究的组织实施研究(附图)
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
把选择探究实验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
物理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尝试
利用探究平台发展交流能力
科学探究也宜“顺其自然”
八年级物理《引言》教学要体现“三性”
重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你学会科学探究中的“评估”
谈谈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附图)
在创造和成功中学习物理
新课标下学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科知识的实用意识
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注重科学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浅谈新课标实施中初中物理教师的定位
农村中学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
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农村中学挖掘物理探究素材的实践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班额条件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策略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