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电路时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其中A、B、C为人站在绝缘椅上,D为人站在地面上)中一定不会触电的有( )
3. “庆六•一文艺会演”时,中学物理组的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首先王老师将一标有“PZ220-100”的灯泡接到两导线头M、N之间,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王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别抓住M、N两导线头(如图)。李老师用测电笔分别测试M、N及王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王老师却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王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 王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 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
D. 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观察与思考答案
在电路中串入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熔丝。当有过大的电流通过时,熔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迅速达到熔点,于是熔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经典考题答案
1. 本题主要考查电能表、测电笔的正确使用、保险丝材料的性质等知识,电能表安装时要接在干路上,但它是用来测电功的(即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如果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即使笔尖接触火线,氖管也不会发光,测电笔就失去作用了
【答案】B、D
2. 因为低压触电时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体被作为导体而连入电路,且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由图可知:B、C、D均可能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因为不停电,火线和零线间总可能会有用电器在工作。而对于A来就说,虽人的一只手触及零线,但这时不构成回路,故这时是不会触电的。
答案:A。
此类题的关键在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物理模型,即转化成相应的电路图,然后运用电路的基本规律进行求解。
3. 此题以“不怕电”的节目表演作为题设情境,考查了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方面的素质,其中选项A直接考查学生的科学态度,反映了新课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也有通过该题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类似的“气功”表演的作用。对于“不怕电”现象的解释,则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知识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能力。选项B虽然可以防止人触电,但这样做明显不符合“表演”的目的,会让观众轻易识破,且戴着绝缘手套后,也不会出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的现象。选项D也可防止发生触电,但不会出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的现象。将零线切断后,火线无法构成回路,也就没有电流会流过人体,故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但由于人体此时仍和火线相通,所以会出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的现象。此题具有较大的欺骗性。
答案:C。
初二物理电压测试题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2009年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实验题
初二物理电和磁综合测试题
初二物理力学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电路基础测试题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自我考查题
初二物理电功、电功率阶梯训练题
初二物理探究欧姆定律单元检测题2
青溪中学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初二物理电能基础训练题
初二物理电流、电压、电阻阶梯训练题
初二物理电与磁测试题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阶梯训练题
初二物理电学综合练习题
2008年江苏地区初二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练习及答案
2008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电学测试题1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初二物理电学复习题
2008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初二物理下学期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电路与电流单元练习题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复习题
初二物理电和磁阶梯训练题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题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