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实验
观察与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人推小车,提重物,压图钉等活动中都要用力。
1.在上述活动中人分别对哪个物体施加作用?
2.你推过小车吗? 回忆一下,你用力推小车是否感觉到小车对你也有一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这说明什么?
3.人提重物时,会感到沉甸甸的重物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感觉告诉我们什么?
4.磁铁与回形针没有接触,却看到回形针被磁铁吸引,这现象说明什么?哪个物体是施力体?哪个物体是受力体?
实验原理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3.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实验结论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3、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会以填空、判断、选择、说理等题型出现。
2、关于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问题,往往以作图题或者其他题型中涉及这一知识点。
经典考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
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的受力情况是 ( )
A. 只受推力 B. 只受重力 C. 受推力和重力 D. 受惯性和重力
3、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承面;(D)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力无关。
举一反三
1.人在乘船离岸时,常用桨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火箭从发射台腾空升起,气流向下喷射,可火箭却向上升起, 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3.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船则向前前进。这是什么原因?
1. 人分别对小车,重物,图钉施加推,提,压的作用。
2. 说明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说明手对重物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的同时,重物对手也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作用。
4. 磁力的作用。磁铁和回形针不一定要直接接触,磁铁是施力体,回形针是受力体。
经典考题答案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磁体间的作用力可以不用接触,地球吸引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也不一定和物体接触,故B错;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D正确。答案:B
2、在空中的球或者其它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的作用,还受到较小的阻力,一般情况下由于阻力相比物体的重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题目中也往往会不考虑,因此答案为B。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提、拉、推、压作用,而我们在分析压力时,力的方向是与物体表面垂直的,如果将物体放在斜面上则物体重力和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相等。故答案为:C
举一反三答案
1. 人通过桨对岸施加推力作用的同时。岸对桨也施加相反方向的推力作用,因桨通过人和船连在一起,所以船就会离岸而去。
2.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火箭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喷射气流),因此空气对火箭施加向上的推力。
3.人通过桨对水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所以同时水对桨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因此船向前进。
第四章光现象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共2课时)
平面镜成像教案之九
平面镜成像学案 人教版物理15
4.2光的反射学案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七
光的折射学案四
第四章第3单元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第一课时)
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教案
4.4光的折射讲学稿
平面镜成像(第一课时)导学案
4.3平面镜成像(2课时)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学案
4.4光的折射(一)学案
平面镜成像学习方案
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学案
4.4《光的折射》教学案
4.3平面镜成像(一) 学案
光的折射导学案16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15
光的折射导学案17
4.3平面镜成像(三) 学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16
光的折射说课稿二
光的折射教案12
光的折射导学案15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