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B | D | B | A | A | D | B |
二、填空题
10.(1)费力 (2)无规则(热) (3)压强
11.机械能;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次
12.(1)增大压强 (2)省力 (3)增大摩擦 绝缘防止触电
13.弹性势能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乙 甲
15.减小摩擦 162 500 950
16.5×1035 5 1
17.(1)1.2×103(2)等于
18.费力 可以省距离 水 7000 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浮力 ④杠杆
19.(1)使用时都运用了杠杆原理(或都是一种简单机械)(2)扳手是导体,筷子是绝缘体
三、实验与简答
20.(1)将乒乓球压入水中,松手后马上扶了起来,这时因为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2)将铅笔斜插入水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发生了“弯折”的现象,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评
分要点:答案不唯一,其他正确的答案也可以参照给分。
21.(1)匀速直线 移动的距离
(2)控制变量 压力 速度 质量
22.答题要点:
(1)超载时,质量在,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容易停下来;
(2)超载时,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容易停下来;
(3)超载时,质量大,对轮胎的压力大,容易爆胎而引发交通事故。
23.(一)问题1:火箭发射时,发射塔周围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水蒸气液化
问题2:火箭升空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答:动能增加 重力势能增加
问题3:火箭升空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答: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4:在变轨的过程中为什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因为受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5:“嫦娥一号”卫星在由近地点到远地点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答: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问题6:在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答:在从远地点到近地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问题7:“嫦娥一号”卫星从地球奔向月球的飞行过程中,动能是如何变化?
答:动能增大
(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电能、提供能量、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计算题
24.(1)物体距传感器s=v t=340 m /s×=1.7m
(2)物体(在0至15s相对传感器)静止
(3)由图丙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二力平衡,
故f=F=10 N
拉力的功率P==
=
=20W
25.(1)略
(2)F×L2=G×L1
∴
(3)
26. 解:(1)由
得
(2)由
(3)喷泉工作时要对水向上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浮子也有向下的力,所以浮子要下沉一些。(或说“浮子要下沉一些”也可得1分)
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的三个境界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多媒体课堂别“冷凉”了传统板书
让物理课堂更具吸引力
谈物理老师角色定位
谈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高中物理课堂设计需注意问题
加强物理实验教育的个人意见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浅谈课堂教学的活动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对职业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的方式分析
改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初等物理教学提问策略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
谈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
物理教学中培育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因素
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中学物理中的电学
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
物理实验中反思能力的培育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的实践的策略探讨
用有效的预设促成精彩的生成
如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难点
遵循认知规律,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