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如果让你绕制一个线圈,通电之后,线圈周围不产生磁场,你能做到吗?
实验:不产生磁场的通电线圈
猜想与假设:
两块型号相同的条形磁铁,把其中一块的N极和S极分别和另一块的S极和N极靠在一起,这时两块磁铁对外显示的磁性就非常弱,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两个相同的线圈并列放在一起,使两个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后再用小磁针来检验通电线圈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漆包线2段 小磁针1个 圆纸筒2个 1号干电池3节 3.8伏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 开关1个 导线
实验方法和步骤:
1.把漆包线绕在圆纸筒一端,绕成一个线圈1 。如图1所示。
2.把小灯泡安到灯座上。
3.把线圈、小灯按图2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有什么现象?小灯泡发光了。这说明线圈1中有电流通过。
4.把圆纸筒绕线圈1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一个磁极,小磁针转动吗?小磁针转动了。这说明通电线圈1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发生了转动。如图3所示。
5.把另一段漆包线从中间对折(不要折断)形成双线,然后把双股线并排绕在圆纸筒的一端形成一个线圈2。如图4所示。
6.在电路中用线圈2替代线圈1,接通开关,小灯泡发光。这说明线圈2中有电流通过。
7.把绕有线圈2的圆纸筒一端靠近小磁针的一个磁极,小磁针转动了吗?这次小磁针没有转动。这说明线圈2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周围没有产生磁场。如图5所示。
友情提示:
1.圆纸筒可做的长一点,以便于在上面绕线。
2.线圈最好绕在圆纸筒的一端,尽量不要使绕线重叠。
3.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便于判断线圈中是否有电流通过。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线圈1中通电后,线圈周围产生磁场,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线圈2中通电后,为什么线圈周围就没有磁场呢?因为绕线是从中间对折后并绕的,实际上相当于两个匝数相等,绕向相反的螺线管套在一起,给它们通电后,由于两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两个螺线管产生了方向相反的磁场,又因为两个螺线管的匝数相等,通过的电流大小也一样,所以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了,对外不再显示磁性。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1《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3《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3《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3《光的直线传播》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3《熔化和凝固》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3《光的直线传播》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