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中考已落下帷幕,不知道大家考的如何呢?紧张的复习又一次开始了,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物理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7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学好高中物理的三个方法
物理实验的步骤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做好2013年高考物理最后冲刺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设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于敏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教案
液化教学设计
物理类比模型法与作图法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示例教学设计
物理高考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易错点
走进神奇教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水龙头流出“牛奶”技术人员:是物理现象水质没问题
电压教案
物理学博士称“狮吼功”真的存在
物理学家牛顿的一生
物理解题技巧
物理学习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
照相机与眼睛教学设计
初中的物理公式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设计
物理学家研发出新型磁场隐形斗篷
中考物理易错点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