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下面是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第四章怎样分解力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很少用):把一个已知力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然而,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为此,在分解某个力时,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先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②根据“正交分解法”进行分解——先合理选定直角坐标系,再将已知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求出它的两个分量。
关于第②种分解方法,我们将在这里重点讲一下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几类典型问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的分解 将物体放在弹簧台秤上,注意弹簧台秤的示数,然后作用一个水平拉力,再使拉力的方向从水平方向缓慢地向上偏转,台秤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拉力除有水平向前拉物体的效果外,还有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所以,可将斜向上的拉力沿水平向前和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分解。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所示,在斜面上铺上一层海绵,放上一个圆柱形重物,可以观察到重物下滚的同时,还能使海绵形变有压力作用,从而说明为什么将重力分解成F1和F2这样两个分力。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沪科版高一物理上册第四章怎样分解力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了,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这个问题一般可有无数组解,只有在另外附加足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确定解。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神奇的眼睛》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6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5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word教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4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word教案1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质量》word导学案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3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7《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