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设有一实心金属正方体沉于水中,则可根据浮力的定义求出阿基米德原理。
进一步还可以得出:
注意: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上下表面到水面距离的高差,F是浮力,F1、F2分别是液体对上面、下面的压力。p1、p2分别是上、下的压强,ρ是液体的密度,G是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个公式任何时候都使用,不管是上浮、漂浮、悬浮还是下沉。使用下标时,F浮=G物=m物g=ρ物gV排=ρ物gV物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则:ρ物∶ρ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式:(ρ液-ρ物)∶ρ液=V露∶V物ρ物∶(ρ液-ρ物)=V排∶V露,证明如下:
∵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其他公式示
重差法(称重法):F浮=G-F拉(空气中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拉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即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漂浮、悬浮法:F浮=G物(其实就是给物体做受力分析,当物体静止时,保持平衡状态,即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上下压力差,也就是从浮力的定义出发,给物体做受力分析,物体在水中收到水上面和下面的压强,相减即为浮力大小)
贴地法
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例:正方体,圆柱体等底面平整,接触容器底是下部没液体浮力为0,其余例如球类,不能完全紧密接触时浮力不为0。
锥形摩擦传动
验证浮力产生方法一
简易辘轳
启辉器双金属片实验法
演示凸透镜成像方法一
可调轮轴
水三棱镜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筋斗人
气垫船模型
凹面镜使平行光线会聚
对流管演示器
液体对流演示器
自制双金属片
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
对流箱演示器
细铜线膨胀法演示固体的热膨胀方法二
对流筒演示器
演示凸透镜成像方法二
排水法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
溢水法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
七色板
杆秤法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
滑轮组
凸面镜使平行光线发散
细铜线膨胀法演示固体的热膨胀方法一
空气对流演示器
奔马
利用简易“节拍器”演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转上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