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基本概念
题1(2010年昆明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C.电源的作用就是不断产生电荷
D.用电器的作用就是消耗电荷
解析: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在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而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器件,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答案:B
点拨:把握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是考场获胜的法宝。
题2(2010年无锡市)现有橡皮、盐水、水银、塑料尺、铅笔芯五种物品。请将它们分类,其中_______________属于一类,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在对题目所提供的物品进行分类,可根据其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
答案:盐水、水银、铅笔芯(或橡皮、塑料尺) 导体(或绝缘体)
点拨:将物品分类是常考题型,可以根据导电性能、存在状态、透明度、硬度、能否食用等等角度进行分类。本题还可以根据物品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分类:盐水、水银或橡皮、塑料尺、铅笔芯;特征是液体或固体。
考点二:电路的判断
题3(2010年广安)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是( )
解析:A电路没有电源;B电路在开关闭合时造成电源短路;C电路中开关闭合时两类并联,可以同时发光;D电路中开关断开时,两灯串联,可以同时发光,当开关闭合时,将下方的一盏灯短路,只有上方的一盏灯可以发光。
答案:C
点拨:判断电路是否正确,首先要看电路中各元件是否齐全,然后分析电路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故障。
题4(2010山东滨州)小明同学根据家庭电路画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包括电灯L、插座1和插座2,还有开关S。图中元件的接法画错了的是( )
A.电灯L B.插座1
C.插座2 D.开关S
解析:插座接入电路的正确方式为“左零右火”,如是三孔插座,还有一条是“上地”;开关接在火线上,然后与要控制的用电器串联。插座2的两个插孔均接在了零线上,不能正常工作。
答案:C
点拨:家庭电路的识别与连接涉及到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安全问题,我们不仅从考学的角度学习这部分知识,还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的高度去认识。
考点三: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
题5(2010年南沙)根据图甲3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实物连接成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解析:首先分析电路图,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与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在L2所在的支路上。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先连接开关S1和电流表,然后分为两个支路。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答案:如图4所示。
点拨:连接电路的方法很多,但对同学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电流路径法”,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后,再尝试用其他方法去分析与研究电路,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题6(2010年兰州)如图5所示为一实物电路,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所对应的电路图。
解析:“跟踪”电流所流过的路径分析电路连接特点: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过电流表后分为两个支路:L1与S1、L2与S2,两路电流汇合后过开关S流回电源的负极。从而可知电流表和开关S在干路上。
答案:如图6所示。
点拨:对电路的准确判断是设计电路图的关键,当电路较复杂时,我们可以按照电流流经的路径,用不同颜色的笔沿电路画线,以标记电流的不同路径,然后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设计。
考点四:科学探究
题7(2010年上海)小明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的电路如图7所示,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灯L1和L2并联连接,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图)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通过________和_______的电流,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解析:将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要用电流表测L1电流,应将电流表与L1串联。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而实验中须测出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答案:电路图如图8所示。灯L2干路中
点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特别是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在各地中考卷中频繁出现,应结合其电流特点、实验要求、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多方面进行掌握。
论“物质的量”教学难点与教学建议
德国物理教育及启发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消除物理现象错误经验产生的负迁移
突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物理课堂设计需注意问题
探讨初中物理电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实际应用
从现实生活中分析奇妙的物理现象
高中物理知识揭秘医疗中的滴液现象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的探究分析
物理教学中培育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因素
免耕对旱作土壤水分物理分析
谈高中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
浅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
如何突破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难点
谈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设问模型的构建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论中学物理中的电学
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的三个境界
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阅读能力的方式分析
对职业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用有效的预设促成精彩的生成
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和内涵
让物理课堂更具吸引力
物理实验中反思能力的培育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